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立場

百度百科說:「立場指認識和處理問題時所處的地位和所抱的態度,是處在在某一位地點位置看一個事物事件問題等,與“角度”的差別是更加宏觀。」。是的,立場比角度更加宏觀,因為這是更嚴肅地看待事情,必須以更大的角度思量;但是,只要是以立場思量的必然更加本位,那就難免主觀了。
比如說我們從小在父母的照顧下長大,父母很自然的會以父母的立場看待事物。天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可是成為龍鳳的定義是甚麼呢?這牽涉到價值觀判斷的問題,然而處在快速變遷的當代,價值觀根本是快速演變的,父母的價值觀已不必然就是孩子的價值觀啦,只能說是父母的主觀了吧。
《論語·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民智未開的古代,從政者必須為百姓樹立行為的準則,也就是說行使政府的立場。那麼你說政府的立場必然正確嗎?如果是的話各國就不會爭執不休而干戈相見了。所以各國政府的立場依然是主觀的。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人類的立場未必就是大自然的立場,或者是上帝的旨意。你看人類的過度開發、浪費天然資源,在在都是違背大自然的,但是站在人類的立場,需要發展需要生活用度,雖然已經感受到大自然的反撲,好像還是無法立即修正。所以啦,下回再提及立場時,請捫心自問夠客觀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