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福慧雙修

佛家說福德與智慧,都是創造人生幸福快樂的主要條件;一年之計在於春,值此新春時節,希望福慧雙修的應是很多人祈求的事,那麼福慧雙修該如何進行呢?偶而看到一副相關的對聯,意思大概是說能夠施予別人的才有福氣,而能夠却除煩惱的便是智慧。
為甚麼說能夠施予別人的才有福氣呢?這大概有兩方面的意義,首先佛家都說福德而不是說福氣,所以所謂的福本來就是指德行的修持,也就是指福德與施予的因果關聯。從金剛經提示的,福施可分為財施(施給財物)、法施(把正知正見介紹給人)與無畏施(消除別人的恐怖、憂慮、苦難)。其次是福報的概念,當你大方的施予別人,應能得到回報(不是指財物的回報而是感恩的心意);話說回來,如果你甚麼都不能施予的話,大概就是真的窮畢了吧。
為甚麼說能夠却除煩惱的便是智慧呢?我們從無憂無慮的童年,到強說愁的少年,到躊躇滿志的壯年,再到憂容滿面的老年,沾染的無非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諸多煩惱而已,那麼能夠却除煩惱的不叫智慧的話,還有甚麼能叫智慧呢?其實能夠却除煩惱真的很難,而避開煩惱好像就比較容易些,譬如說你不到號子裡打轉的話應該可以清心些;再譬如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少操些心自然就眼不見為淨囉。
福慧雙修該在何處施行呢?佛家說身外無佛,也就是說修行的所在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躲到深山裡去修行,試問施予的對象何在呀?不在紅塵中哪來的煩惱呢?所以這只是與世隔絕而已,對心性的修持甚少助益。也就是說在家中施予的對象就是家人,在社會上施予的對象就是碰上的人,而却除煩惱其實就是革心,霍達自我的心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