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郭忠恕畫贊〉:「恕先在焉,呼之或出。」,好個蘇軾,其文學造詣果然非常優秀,一句「呼之或出」比甚麼維妙維肖、躍然紙上等生動多了。說到這「呼之欲出」,你是不是偶而也有靈光一閃,好像什麼好主意就快要出來了,可是到底是甚麼呢?阿婆說就那個嘛,就那個啊…。
野外的猴子是無緣看見鏡子的,如果哪一天讓這猴子見著鏡子了,會有甚麼趣事發生呢?如果是隻領域性極強烈的,或許會有攻擊行為吧。不過好奇心重的猴子想必是張大著嘴靜靜地觀察著,怎麼會有如此英挺如我的猴子呢?如果是隻小猴子,大概是伸出手相互觸摸著奇特的對方。
相信機緣的人或許會有一種現象發生:到了某個第一次造訪的地方卻覺得曾經來過,或者見到某位不曾某面但卻覺得是孰悉的人。我也曾一再作夢夢到某個景致,或者某個情節,它們甚至像連續劇般連貫著,可是到底是甚麼呢?究竟是何方神聖有意告知甚麼呢?
人畢竟是有靈感的,有時候重要的發明可能源自於某個靈感或夢境,據說某些古橋的建築結構就是這麼來的,比如說拱形、船型啊什麼的。可是靈感通常一閃而逝,一般人閃過就算了,只有那具有慧根的人執著於靈感的可貴,用冥想、沉思等方式找到那呼之欲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