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故事講述楚國人渡江時,劍掉入水中,他在船舷刻上記號,待船停止後仍從記號處下水尋劍。你想啊,楚人怎麼就那麼的笨呢,這種連小學生都能辦明的道理怎麼就不清楚了呢?
其實啊,這類故事在古時候好像還不少哪,不然怎麼會有這類的成語呢?比如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出自唐朝詩人李白的故事,講述李白年少時不愛讀書,遇到一位老婆婆正拿著鐵棒在磨,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回答要磨成繡花針。李白深受啟發,從此發憤讀書,最終成為一代文豪。聽完了故事,請問你相信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還是一個騙人的橋段呢?就算要磨,為什麼不找根較細的鐵絲或鐵釘呢?
還有愚公移山的傳說是關於他要移動家門口的太行山和王屋山兩座大山。這兩座大山位於古代的冀州以南、河陽以北,地理位置約在今日的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交界處。以現如今的科技水平尙不會做出如此荒唐的舉動,可是在古代卻偏偏傳出這樣的故事,還說這一代挖不完可以傳給下一代,子孫代代往下不停地挖總有挖成的一天;這樣的鬼話據說還有很多人信呢!
對於古代,或許可以推說是民智未開;可是這兩個故事好像是我讀小學時候的勵志教本內容呀,難道說這其實就是所謂的愚民政策嗎?我們常說如今已是民主時代,但是世界上其實還有不少的專制政府,或者仍有不少的愚民政策仍在實施;那麼這是表示仍有不少民智未開的社會嗎?仔細想想,有些可能離我們並不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