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故事的邏輯

按照一般的想像,故事的內容似應與撰寫者的個性相呼應,或者說是與撰寫者的的生活態度相關其實一個故事裡出現的人物眾多,至少會有正、反兩派人馬吧,如果正、反兩派人馬的個性相差無幾,那麼這樣的故事就未免太過奇怪了些所以優秀的作家至少需有兩套邏輯來處理正、反兩派人馬的思想與習性,甚至是多重的邏輯以肆應各方人馬。
如果你就是那位故事的撰寫者,當你把故事講完,你必須配合故事的情節演變著思考邏輯,會不會造成錯亂了呢?第一種情況:你拘泥於自我慣常的邏輯,以至於讓故事的情節出現了矛盾還是第二種情況:你可以隨時投入各方人馬的邏輯,然後迅速抽出以便投入另一個腳色的邏輯呢?事故終於講完了,請問你慣常的邏輯還能維持著嗎?
例如時下流行的正向思考與負向思考好了,各方人馬的思考方式必然不怎麼一樣。簡單假設正向思考的人比較樂觀、負向思考的人比較悲觀,正向思考的人心思比較簡略迅捷、負向思考的人心思比較細膩掙扎,那麼你需要一會兒樂觀、一會兒悲觀,一會兒雄才大略、一會兒猶豫難決如果故事短短的可能還好,如果故事太長了,請問你不會受到影響嗎?
用個歸納的方法好了,有人寫故事寫出一堆性格類似的人物,人們會說這樣的故事充滿了匠氣有人寫的故事裡各方人馬的性格迥異,因而人物與情節絲絲入扣、勾人心弦的想當個出色的作家當然不希望有匠氣啦,此時除非你有個如橡膠般伸縮自如的思緒,否則小心多重人格上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