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天道》:『輪扁曰:「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輪扁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砍削輪子,要是輪榫太鬆,容易鬆滑;要是太緊了,那就會滯澀而放不進去。最好要不鬆不緊,這樣才能夠得手應心,我雖然口裏說不出來。卻有奧妙與訣竅在其中。而這種訣竅,我無法傳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無法領會且繼承我的手藝,所以我至今活到七十歲了,卻還在砍削車輪。」。
輪扁為甚麼要說上這麼一大段話呢?因為他跟正在看古書的君上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寫書的人早已死了無從傳承經驗),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渣滓)已夫!」。君上聽了當然很不高興的,說如果不能講出一番道理來就會要了他的命,那麼你認為君上是否聽得進他的解釋呢?輪扁是否丟了小命啦?
都說經驗需要自己體會,意思是說別人習得的經驗那只是別人的,如果自己沒有動手去做,便難習得其間的竅門,可是怎麼會是這樣呢?學東西的話有太多細節要學了,而每次遇到的狀況都會不一樣,這好比考駕照一樣,雖然終於拿到駕照了,可是仍然不敢上路的。你那駕照是練習了ㄧ些考照用的技巧後拿到的,而不是駕駛技術已然嫻熟了,當然不敢上路囉。
你再仔細想想從小所學的課程,有多少是充分練習而有多少只是聽老師講講而已呢?那些經過充分練習的,你過了多久之後才漸漸遺忘呢?還有其中的絕竅與手法或許到現在還略有印象吧;可是那些只聽老師提過的東西,你記住了多久呢?是不是考過即忘了。有時候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孔子說舉一隅可以三隅反,可是那些只是聽過(或看過)的便不能深通其理,能怎麼反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