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躊躇

中國字的文意有時有些複雜,「躊躇」是另外一個例子。比如說 唐·白居易《長恨歌》:「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在這裡的躊躇有人說是徘徊不進的意思,我覺得是遲疑的意思比較貼切些;類似的用法還有魯迅的《彷徨祝福》:「我在極短期的躊躕中,想,這裏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
躊躕好像也可以作「反覆思量」解,例如《全元散曲‧醉花陰‧秋懷》:「酒醒後細躊躕,一寸柔腸千萬縷。」。有時候,躊躕也有「忐忑不安」的意思,如 清·孔尚任《桃花扇‧移防》:「局已變,勢難支,躊躕中夜少眠時。」。
最奇怪的是躊躕竟然還是從容自得的意思,這與忐忑不安的意思豈不是完全相反的麼?這樣的例子有《莊子‧外物》:「聖人躊躇以興事。」,以及《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這裡的「躊躇滿志」還是大家會用的成語啊。
為甚麼躊躇會有那麼多種意思,甚至於是語意相反的用法呢?我覺得躊躇只是表示一種姿態,比如說是踱著小方步吧,那麼踱著小方步的應該是甚麼意思呢?這應該看這位踱著小方步的人此時正在想著甚麼了,他可以是遲疑不決的,可以是反覆思量的,或者是忐忑不安的,甚至於是從容自得的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