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說:「沉積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將其他岩石的風化產物和一些火山噴發物,經過水流或冰川的搬運、沉積、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所謂沉積應是一種堆疊作用,而堆疊的結果必然產生壓力,那些被堆疊在下層的因承受壓力而緊密結實。除此之外,密實的沉積物依然有許多孔隙。當地下水流經這些孔隙,帶來的礦物質將孔隙一一填滿,同時將岩石碎屑顆粒緊緊膠黏再一起。
中國人的山水畫是通透的,不若西方油畫的厚重感,因為那油畫也是被堆疊出來的。山水畫強調「平遠」、「高遠」和「深遠」更甚則以闊遠,所以山水畫常被畫成捲軸狀,不斷地向外延伸著;油畫則強調寫實,以層層堆疊的顏料堆出實物的感覺;所以山水畫是擴散的,藉以抒發文人的情感,而油畫是內聚的,用來描述某種場景或經歷。
維基百科又說:「文化是由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義,原意是「靈魂的培養」,由此衍生為生物在其發展過程中積累起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使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的環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環境及經濟生產方式所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潛意識的外在表現。」。依此解釋,文化是積累出來的,與沉積岩的成岩作用有些類似,那些約定俗成的習俗承受著年代久遠的文化壓力,而共同的潛意識便是那膠著劑,起到成岩的作用。
從鬆散柔軟的岩石碎屑到層次分明的沉積岩,正好可以用來說明堆疊的作用。首先堆疊產生壓力使其緊實,其次水流帶來細微的礦物質填滿所有空隙使其膠黏。沉積岩的壓力來自於地心引力,而文化的壓力來自於生存環境的挑戰,人口越密集則壓力越大;沉積岩的膠著來自於地水,而文化的膠著來自於甚麼呢?那會是共同的生活經驗的傳承、血濃於水,甚至是排他的意識形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