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童話

維基百科:「童話是一種小說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通常是寫給小孩子的,文字通俗,像兒童說話一樣。在現代西方文學的寫作方法中,「童話故事的結局」通常指的也是快樂的結局,就像大多童話故事中公主和王子一般。」。童話在教育的啟蒙階段占了相當的篇幅,也影響著個人人格的建立。
我對童話故事的印象保留在故事最後的那一段話:「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沒了壞巫婆的陷害與阻隔,王子與公主真的就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現實的世界裡當然不會是這個樣子的,王子與公主也會有不正常的心思,干擾著他們的婚姻生活吧,所以童話也代表著最初的理想,是單純的人際關係。
童話故事理的好人與壞人立場鮮明,一眼就能分別,這與現實的世界不可同日而語,這麼不食人間煙火的故事還有教育價值嗎?或許幼小的心靈不識人間的險惡,只懂得直接的、明白的、二分的善惡價值,因此只能講這樣單純的故事。至於人間的險惡如何分辨與防範呢?只有等他們長大些吧,慢慢從受害當中弄明白它。
有人說成人的靈魂是被汙染過的,不再純真,那麼如何尋找初心呢?或許童話就是思想的原點,告訴你如何分別善惡;這裡的善惡是先天性的,不似後天的混濁難辨。童話裡的善惡無須辨論,因為長大後的你對善惡早已心知肚明(且有成見),如果還需要言辭的辯解,那就不叫初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