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旅人的故鄉

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現代的戰爭不打則已ㄧ打就嗚呼哀哉了,於是除非萬不得已是不會輕啟戰端的,也就是說戍鼓斷人行的情況很少見了;可是離鄉背井的人卻反而越來越多了,不論你是北漂抑或是南漂的,恐怕還是躲在某處角落裡悲嘆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吧。
露從今夜白只是表示所處的秋涼的時節,用來加強秋夜裡的該有的思念,可是如果「月是故鄉明」是真的,那麼到底何處的月亮不甚明朗呢?學過數理的人應該知道這話的邏輯是有問題的,任何地方都會是某人的故鄉,都有人捍衛著他的故鄉的月是最明亮的了,怎容他人貶抑呢?如此ㄧ來,豈不是天下將要大亂了麼?
「雨都」基隆每年差不多有兩百個下雨天,按理說難得有皎潔的月光,可是如果你問離鄉的基隆人對故鄉月亮的印象,百分之百還是回答你「月是故鄉明」,那麼如此明亮的月亮何在呢?答案是在心底深處,當你離家越遠、離家越久、秋意越深,心底的月亮就越圓,而且從來沒有所謂的陰晴圓缺,ㄧ直都是又圓又大的,尤其是夜深人靜、輾轉反側、悲從中來時。
文人對明月比較有感覺,那麼一般人呢?有人說故鄉的阿嬤最慈祥了,是無法取代的,好比那和藹的媽祖;有人說故鄉的風景最棒了,山明水秀地靈人傑的;不論你的故鄉到底好在哪裡,都是無可比擬的,這是昇華而不只是印象,就讓我們就著故鄉的美好發憤圖強吧,才能迎回盼望日久的衣錦還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