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預期心理

維基百科說:「展望理論,是一個行為經濟學的理論,這個理論的假設之一是,每個人基於初始狀況的不同,對風險會有不同的態度。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選擇,取決於結果與展望(預期、設想)的差距而非單單結果本身。」。不是經濟學界的人對展望理論當然不熟悉,如果換成預期心理大概就能明白了。
最簡單的例子,每逢佳節或颱風將至,菜價便會預先飆漲一番,其實真正到了那天供應可能依舊充足的,但是民眾居於預期心理,總是會預先搶購一番。如果你問買菜的媽媽們為何如此衝動呀?她們或許會回答你到時候買不到該怎麼辦呢?就為了這個預期心理平白被菜蟲們啃了一回。
這陣子鬧新冠疫情,世界各地都陸續發生搶購物資的風潮,而各國政府皆疾呼物資充足無須搶購,但仍然無法阻擋群眾的預期心理,到處依然亂象叢生。預期心理最嚴重的莫過於股市了,一有風吹草動必然引起一陣騷動,搶買搶賣之聲不絕於耳;其實股民的預期心理是股市作手的最愛,沒了它就很難興風作浪了。
都說少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居於預期心理應當炙手可熱的吧,可是你卻很難感受到這樣的期待。就算是血氣方剛的青年好了,身強力壯的,應該是當紅的炸子雞吧,但是他們的行情依然低迷。按理說未來行情可期的應該能喚起大眾的預期心理呀,這些用人的老闆們到底怎麼了?還有,別人對你或許不夠了解,自己對自己也沒有預期心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