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學說是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的心理建設,又名「知難行易學說」。可是,古人常說知易行難,譬如《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可是,這兩種說法是完全相反的,是否因為要對應於不同場合的需要呢?人們該如何取捨呢?
《論語·第八章·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古時候民智未開,受教育是貴族的權力,可是政令需要百姓遵從才能發生作用,於是有了折衷的辦法:只告訴百姓簡單易懂的道理,並強調服從的重要性。而現今已是科學掛帥的時代,強調研發與創新才有美好的未來,所以孫文學說提倡知難行易,即開發新知才是科學家的真本事,而重複執行交給工程師、作業員就可以了。
儒家的禮教向來是中華文化的傳統,所以有人說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確實,在論語中告訴了我們很多做人做事的大道裡,這些道理聰明人一聽就懂了,資質愚鈍的多學幾回也明白了;可是能夠身體力行的有幾人?能夠拳拳服膺的又有幾人?所以古人常說知易行難就是這個緣由吧。
可是,假如正反面皆成立,那就難為老師了;一定要理出個頭緒的話,我覺得可以從價值觀來判斷。也就是說以創新為價值的(知識層面)應屬知難行易的範疇,而以力行為價值的(道德層面)即屬知易行難的領域。如果這個劃分法行得通的話,那麼大夥就不必再傷這個腦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