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無為

維基百科說:『無為指經過有為的思考,以時勢、趨勢的判斷做出順勢而為的行為,即順應自然的變化規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為做作,從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是中國先秦時期道家思想術語。根據處理問題不同,「無為」的態度即可用於政治的政策方針,政府無為,百姓自治;也可以用於修心養性。』。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政治理想,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在古代政治思想是不能亂喊的,而現代人已無思想的限制,該如何看待老莊的治術呢?
所謂有為的思考是甚麼呢?簡單的說有二,首先是崇尚天道(自然法則),即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自然無為。其次是崇尚人道(人事規範),即人類活動應與天道般自然無為。也就是說人類的行為不能違反自然的法則,即便是人為的人事規範也要盡量順應天道。既然是一種思考就是希望大家都遵行這樣的思想與行為模式。
大家最常問的問題是無為代表無須作為嗎?其實只是盡量減少干預使其順應自然發展的意思。比如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質,而給予不同的教導內容及方式,其實也就是順勢而為的體現。雕刻行家說高明的雕刻(巧雕)是把石材原有的韻味發掘出來,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石材上。
與無為而治相反的是上個世紀的大政府學說,維基百科說:『大政府的意思是說政府以其徵收社會資源之多與主導社會發展之鉅可以號稱為「大」,這一點和古時候政府管得愈少愈好的情形正好相反。凱因斯學派提出「政府干預理論」,認為市場機制即使可以充分發揮,還是會因為公共財、外部性等因素而出現市場失靈的現象,因此政府必須積極介入,以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來加以干預經濟。』,到目前仍然偶而會出現凱因斯學派的論述,但是歷經百年的試煉,大政府確實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好想也製造出更多問題來。
有人說政治像鐘擺,而「無為而治」與「大政府」好比是擺幅的兩側,以現代的說法是極左與極右。歷來各種治術好像都可以在政治鐘擺的擺幅上找到適當的位置,也就是說日光下無新事,新的理論可以在歷史上找得到類似的影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