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中國人以君子尊稱德行高潔的人,而與君子的交往不以利益交換為依歸,故稱君子之交淡若水;可是西諺說血濃於水,而父子亦為固有五倫的第二順位,僅次於君臣的封建價值,那麼親情比君子之德高尚麼?
繁衍是生物的本能,傳宗接代當然是人類社會的重心,所以親情自是無比珍貴的。可是「富不過三代」、「紈絝子弟」等先賢啟示言猶在耳,看著不怎麼爭氣的扶不上牆的後代,還有無悔的一再提攜的勇氣嗎?可是事實上經常看到是勇氣十足的,足到可以養出爸寶、媽寶來。
話說從頭,子女不怎麼爭氣,那麼父母如何呢?或許也曾經是爸寶、媽寶的吧,要不是家庭經濟的重擔已然壓在肩上,恐怕也不怎麼成熟的吧。是的,承擔是成長的要素,想必成為人的父母之後應已了然於胸,可是為甚麼沒有把這麼寶貴的教訓傳諸子女呢?應該是捨不得吧,那種要命的割捨不了的親情,明知有後顧之憂卻…。
和樂的家庭應該是相互扶持的,不是只有父母培育子女,子女也要有貢獻家庭的認知。俗話說養兒防老,只怕這已經不是現代的價值觀,所以培育子女是無私的純粹的親情付出。西風東漸,子女不靠父母庇蔭的風氣應已傳入許久,接受西式教育的年輕人該有出外打拼的勇氣吧。或許親情是關懷而不是責任,是鼓勵而不是當靠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