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教育百科說:「透字有下列意思:1.穿過如“穿透”,2.澈底、充分如“壞透”,3.超出如“透支”,4.洩漏如“透露”,5.顯露如“白裡透紅”,6.透明如“透明玻璃”。」。都說中文很複雜難懂,透字的意義如此多樣即為代表之ㄧ,那麼有甚麼好辦法可以理解呢?
中文除了個別使用的字以外還有連用的詞,如果是連用的詞,其意義可能是根據連用的另一字決定。比如“穿透”的透字是用來加強穿字的副詞、“透徹”的透字是用來加強徹字的副詞,“透露”的透字是用來加強露字的副詞等,這裡的透字都是副詞,整個詞的意思可以由另一個字表明。
中文還有一種特點,就是有時候會刻意省略掉大家已經明白或習慣的東西以簡潔文字。比如說某人的書法蒼勁有力而力透紙背,這力透紙背其實是少說了一個穿字,可是直接說力穿透紙背好像就不夠漂亮了。再比如說白裡透紅,原文或許是白裡透露著紅,可是話說得那麼白好像就不太有學問了。
意思都是由別人決定的,那多沒意思呀,所以透字還是有自己作主的時候。比如說“透支”吧,透字本身即表明“超過的”的意思,而支字則說明超過的類別為支出。再比如說透明吧,透字已表明“通透”的意思了,而明字則加強其為明亮,所以整個意思是通透而且明亮。
很多人還是認為中文很難懂,那是因為沒有理解透文字的意思。同樣的,很多人認為人生難搞,那也是還沒有看透人生啦。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良辰吉日

戰國·楚·屈原《九歌·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中國人向來喜歡算命卜卦,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即已被證實以龜甲牛骨卜卦並留下所謂的甲骨文,那麼會選擇良辰吉日進行特別的典禮殆無疑義;只是這樣的習俗可信嗎?在科學昌明的今日還有意義嗎?
有人說選日不如撞日,需要做甚麼就趕緊去做,所以還要看黃曆選甚麼黃道吉日的當然是迷信囉。尤其是還要看時辰的更是荒謬,如果好時辰就在半夜,豈不是要大夥熬夜配合演出麼?現今社會繁忙,已經有假日即是好日、晚上六點就是好時的說法,您說是不是呢?大家都方便嘛。
當然啦,凡事都有所謂的最佳時機,比如進出號子該何時出手,結匯何時最理想,天底下有誰會跟錢過不去呢?只是這時機不會是看黃曆選出來的,而是趁勢運作的結果啊。也就是說逢低進貨而逢高出貨,至於何謂高低呢?那就見仁見智了,不然去問線仙預測一下吧。
依據上面的推論,時機是趁勢運作的結果,那麼有無例外呢?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某位看線者進出股市已久,認為已然得道成仙了。某日算出某股應該大跌,可是卻逆勢大漲。正在苦思不得其解時,身旁ㄧ位道貌岸然者見他可憐,謂之做手進場而已矣」。也就是說如果你是跟隨者當然須趁勢運作,可是如果你是那操盤者,那就是趁勢而起了。或許你想問如果沒有勢呢?只見操盤者瀟灑地說那就造勢囉。

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旅人的故鄉

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現代的戰爭不打則已ㄧ打就嗚呼哀哉了,於是除非萬不得已是不會輕啟戰端的,也就是說戍鼓斷人行的情況很少見了;可是離鄉背井的人卻反而越來越多了,不論你是北漂抑或是南漂的,恐怕還是躲在某處角落裡悲嘆著「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吧。
露從今夜白只是表示所處的秋涼的時節,用來加強秋夜裡的該有的思念,可是如果「月是故鄉明」是真的,那麼到底何處的月亮不甚明朗呢?學過數理的人應該知道這話的邏輯是有問題的,任何地方都會是某人的故鄉,都有人捍衛著他的故鄉的月是最明亮的了,怎容他人貶抑呢?如此ㄧ來,豈不是天下將要大亂了麼?
「雨都」基隆每年差不多有兩百個下雨天,按理說難得有皎潔的月光,可是如果你問離鄉的基隆人對故鄉月亮的印象,百分之百還是回答你「月是故鄉明」,那麼如此明亮的月亮何在呢?答案是在心底深處,當你離家越遠、離家越久、秋意越深,心底的月亮就越圓,而且從來沒有所謂的陰晴圓缺,ㄧ直都是又圓又大的,尤其是夜深人靜、輾轉反側、悲從中來時。
文人對明月比較有感覺,那麼一般人呢?有人說故鄉的阿嬤最慈祥了,是無法取代的,好比那和藹的媽祖;有人說故鄉的風景最棒了,山明水秀地靈人傑的;不論你的故鄉到底好在哪裡,都是無可比擬的,這是昇華而不只是印象,就讓我們就著故鄉的美好發憤圖強吧,才能迎回盼望日久的衣錦還鄉。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然後呢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有人說“然後”是連詞,它通常表示一個動作或一件事情結束之後,緊接着發生下一個動作或事情,也就是英文then的意思。上一句表現的是因果關係,因學而知不足,因教而知困,可是知道了以後呢?好像沒下文了,其實then 之後還有And then,翻作中文就成「然後呢」了。
「然後呢」ㄧ定是問句嗎?經驗告訴我們有可能不是的。比如說貴我雙方已有契約界定應盡的義務與應享的權利,ㄧ旦發生偏差時,有權利的那一方就會向有義務的一方要求說明,而釐清了之後大概會再加上一句「然後呢」;這不是要求交代清楚將如何因應,而是要求該(依約)兌現了,至於兌現甚麼呢?雙方早已心知肚明而心照不宣了。
「呢」有時當語助詞用,那麼「然後呢」可以是敘述句嗎?當然可以囉。比如童話故事說:「王子終於找到了失落的公主,然後呢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再比如說有首歌的歌詞:「有些愛情終究會面對選擇,就算是真的痛了、真的累了、真的倦了,還是可以假裝一切都沒事的。然後呢,怎麼了、愛淡了、夢走了」。
有人說:話語裡一直講「然後」似乎是現代年輕人的語病,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好像不講「然後」的話,說話就變得不流利了。語文能力的低落似乎是現代文明的後遺症,如果滿嘴「然後」容易使人覺得膚淺,建議不妨在「然後」之後再來一段「然後呢」,以交待其後續發展,這樣或許就能提升些許的話語層次以展現較佳的語文能力了。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爭甚麼

維基百科說:「競爭是不同主體爭奪有限資源的過程。如果資源充足,就不存在競爭;如果沒有多個主體對資源爭奪,也不存在競爭;如果不同主體之間爭奪的資源種類不同,也不存在競爭。競爭是事物發展的主要動力。」。有人說現代是競爭的世代,如果你競爭不過別人的話你就慘了,那麼到底要競爭甚麼呢?
有一句廣告詞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那麼學齡孩子的競爭是賽跑囉?其實你很明白那才不是賽跑而是爭成績。問題出在應該爭甚麼樣的成績呢?歌唱比賽的成績你在乎嗎?運動會比賽的成績你在乎嗎?好像你在乎的只有升學的成績,覺得升學的成績能名列前茅的將來必能光宗耀祖了。可是聽說進來充斥著學位無用論,國立大學畢業的依然很難找著滿意的工作。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連孔子都那麼在意名氣,讀書人應效法聖人之志,那你就爭名好了。問題出在到底該爭何種名呢?是學者、專家、名嘴還是領導人呢?其實隔行如隔山,這些名人的互通性幾乎難尋,如果半途想換跑道應有相當困難吧,所以在起點上就須有孤注一擲的打算,才不至於浪費太多資源與寶貴的時間。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是說有錢就好辦事了。既如此,你爭利好了。陶淵明說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這五斗米還是公職的薪資,如果換作商人恐怕不是折腰就能了事了的;該如何奉承人的本事必須精熟,如何建立人脈更是絕對需要,只怕是經常與人陪笑臉,極盡諂媚與心計才能玲瓏八面的吧。收穫與風險通常呈正比的,該怎麼著須先想清楚了。
諺語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那麼說穿了到底是爭哪一口氣呢?是新鮮空氣嗎?其實這是說爭一口底氣不被人輕視的意思,可是人話從來惡毒,稍有示弱就容易蒙受酸言酸語的。於是有人打腫臉充胖子,有人硬挺起胸膛充漢子,至於受了甚麼傷害,到底值不值得,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心結

百度百科說:「心結是一種心理狀態,指心裡解不開的疙瘩,是心裡放不下的事情,是內心所受的一種壓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種心病。」。都說是心病那就是心理問題囉,也就是說想法有所偏頗了。其實人心本來就會是偏的,不然的話就是所謂的親疏不分了,是吧。
話說心臟應該不會打結的,只有血管才會打結,而血管的總長度相當驚人,不善加保養的話,日子久了便如河道般迂迴擱淺著。不信的話看看周圍的年紀稍長的人,有多少人的靜脈曲張已然明顯可見呢?靜脈的問題顯而易見,那麼動脈會不會也出問題呢?據說動脈才是難以預見的病灶,不發則已一發難以收拾。
同樣道理,人的頭腦應該還是清醒不容易打結的,但思緒卻千絲萬縷,想不打結也難。比如電影裡的女主角常有「他愛我,他不愛我,他應該還是愛我的」之類的橋段,如果她的他不只一個,而他的她也不只一位,那就時常糾纏不清了。再比如說人人皆有親朋好友與利害關係,那麼一堆人的親朋好友與利害關係會是甚麼景象呢?難怪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了。
人類社會相當不單純,如果只是利益糾葛可能還只是家常便飯,最嚴重的當屬思想隔閡或者理念差異,君不見歷朝歷代常見門閥黨派的鬥爭,鬥得難解難分甚至鬥到改朝換代哪。如今的國際不是還區分著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社會麼?主義這回事才是人類社會最大的難解的心結。

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夏至

今天正好是“夏至”日,二十四節氣裡的重要節子。現代的教育包羅萬象,學生的地理課應該都有讀到關於夏至的氣象知識,但求學的日子已遠,這夏至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維基百科說:「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形成面積最大的極晝區。此日過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逐漸減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開始往南移動。」。
維基百科解說的夏至充滿著現代的知識,非古人所熟知的二十四節氣,那麼古人的見解如何呢?《漢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沒有現代氣象知識的古人觀察(感受)到的夏至有三項:陽氣之至極、陰氣之始至、日行之北至。
維基百科還說:「《易經》姤卦,為五月卦,一陰起於下(夏至一陰生),孚夏至之時令。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古人的宇宙觀是很有意思的,夏至時明明最彰顯的應該是陽氣之至極,但是古人最在意的竟然是陰氣之始至,而且還說是「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可見得甚麼才叫做見微知著的概念了。
這「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會造成甚麼樣的後果呢?都說萬分難受的夏日為溽暑,那又濕又熱的鬱悶才會是最痛苦的,也就是古人所謂的三伏天了。百度百說:「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 六邪 ”中的暑邪。」。
古裝劇裡偶而會出現的橋段,頒詔太監扯著怪音高唱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好像所謂的詔書都有個制式的開場白,其實「奉天承運皇帝」是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自封的,用來掩蓋其平民的出身;滿清本為外族,為了主張其已奪取了正統,只好依樣畫葫蘆啦。皇帝的時代已遠,如今人人皆可自封為甚麼的;為求分別,奉天承運應該改為順天承運,比如說夏至之後將進入難受的三伏天了,不如順天承運地來段冬病夏治的三伏貼療程吧。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友善

《孟子‧滕文公上》: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而儒家思想首重仁道,也就是與人相處之道,或許“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就是孟子推行仁道的方法吧,可是如今的世道好像不是這麼流行了,好像經常出現不怎麼友善的行為。
曾經參訪ㄧ座大廟,莊嚴的寶殿、碩大的佛像、寬廣深遠的廟前大道與廣袤的庭園。後面的停車場也很大,可是停完車後不是讓你直接穿過廣袤的庭園到前殿,而是繞道外圍的馬路再從前門進入。這一段馬路頗長的,須頂著大太陽與車子爭道,都說佛教是廣開方便之門,想來這不是廣開方便之門的佛教。
台灣的燈會每年由各縣市輪流舉辦,場面雖然都很浩大,但各縣市的條件及心態不同,正好可以品評其友善的程度。大型展場首先面對的問題是交通,有沒有足夠的停車場、接駁車及完善的動線規劃便是品評的要點;其次,參觀的時間很長,有沒有充分的洗手間及休息空間便很重要了;還有,吃飽喝足了才有力氣逛,你說是吧;當然了,既然是燈會,主燈夠不夠精彩,現場表演是否叫座也是比拼的關鍵。至於你是否感受得到主人的好客及善意就見仁見智了。
曾經到過某螃蟹觀賞步道ㄧ遊,ㄧ進場就有寬敞的亭子供人休息,桌椅雖非高檔已頗舒適,旁邊也找得到廁所及餐飲店;其實這處觀賞步道的條件不怎麼樣,海邊嘛沒有足夠的防風林遮陰差不多可以曬魚乾的,而且也沒有充分的腹地可以發展;幸好主人的善意經營是可以體會的,比如不想碰水的人可以走在人造的高架道上居高臨下的觀賞招潮蟹與彈塗魚,而喜歡沾水的可以進入廣袤的泥灘地試ㄧ試扒捕赤嘴等貝類的手氣。海邊的太陽當然大,幸好海風ㄧ直吹著不至於熱,怕曬的就躲進涼亭欣賞海景吧。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掙扎

維基百科說:「新貴,某些領域中備受推崇或成就較高的新人,如科技新貴、政壇新貴等。」。政壇新貴我不清楚,科技新貴比較熟悉,就是一群習慣於晚上披星戴月回家,然後早上擠在馬路上趕著上班的那一群人。天天披星戴月的感覺很浪漫,但是他們卻說趁能多賺錢時就要多賺些錢,以備將來的買藥所需。有時候不用等到將來,放無薪假或被資遣時就得用上了。
科技新貴人人稱羨,那麼那些販夫走卒呢?就說那夜市裡那些賣吃的小販好了,生意好時也是蠻風光的;可是準備食材的活可不好受,一大早就要起來採買,才有新鮮的好貨,然後又洗又弄的忙上一大陣子,等弄好時差不多要直不起腰來,然後休息一會兒又要準備開市直到夜深人靜;你說生意太好了人吃不消,那麼生意清淡些好麼?只怕像那井邊的十五個吊桶,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的不是滋味。
這些忙著過活的是別人,談談自己的父母好了,那麼拉拔孩子長大輕鬆嗎?俗諺說「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你有聽說過孕婦症候群吧,最嚴重的叫做憂鬱症,害怕不能勝任為人母的工作。那個為人父的恐怕也不輕鬆,尿布奶粉錢、托兒所花費、幼稚園開銷、學校補習費、大學的所有費用,一路算下來至少二十年以上的負擔哪。
有一回到西海岸的泥灘看招潮蟹,舉著紅色的大螯敬禮,忙進忙出的像富而好禮的社會,旁邊的彈塗魚也張著嘴打著招呼呢。暮然回首望見一隻特別的招潮蟹,舉高了大螯竟然沒收回來完成敬禮的動作,就這麼高舉著難道不怕酸麼?注視了好一會兒依然沒見它放下來,怕是無法動彈的了;只是那硬挺著的姿勢好比那戰死的英雄,據(戲裡)說也是這麼直挺挺的舉刀站著,忘了倒下來。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又得浮生半日閒

繁忙的工商社會裡人人喊忙,如果可以忙裡偷閒好像成為一種小確幸,即便累積的工作依然需要自行消化。譬如突然來個颱風假不亦快哉,可是如果颱風未達放假的標準,那就令人搥胸頓足了;最好是地方首長已宣布放假,而風雨其實不怎麼樣,那就真的賺到了。
李涉〈登山〉:「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據說這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出處吧,可是「又得」怎麼演變成了「偷得」的呢?原作者的「又得」應是指不只一回的意思吧,用來表明人生的樂趣無窮,而「偷得」難道只是衍生於忙裡偷閒的語意嗎?
俗話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這偷字是很有意思的,既徜徉於偷不著的愉悅麻醉中,如若真偷著了豈不是爽爆了麼?怎麼會是「偷不如偷不著」的呢?蓋凡容易偷著了的表示只是凡品,怎麼比得上偷不著的勾人心脾呢?
話說終日煩忙的容易短命,是不健康的,所以聰明人應該需要懂得如何調劑身心。譬如李涉珍惜將盡的春日,復能滿足於與憎人聊天的清閒雅趣,所以容易得到快樂。可是如果你是那陶醉於偷不著的況味的人,即便偷著了反而覺得不怎麼香了,這樣上算麼?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疏不間親

《管子‧五輔》:「夫然,則不下倍(背叛)上,臣不殺君,賤不逾貴,少不凌長,遠不間親,新不間舊,小不加大,淫不破義。凡此八者,禮之經也。」。春秋時代管仲的提倡離今甚遠,大部分的主張圍繞著君權主義與封建禮教的思想,已不具時代意義;可是家庭倫理依然重要,那麼「遠不間親」還有時代意義嗎?
教育百科說:『生長在不同世代的人,由於生長環境及生活經驗不同而在思想、態度及行為習慣等各方面發生歧見或衝突,稱為「代溝」。』,也就是說當今的家庭倫理已然存在著問題,而這問題的根源在於思想、態度及行為習慣,可是親子關係何等密切,那麼問題如何發生呢?
維基百科說:「禮教思想誕生於西周時期,其本質上是森嚴的等級制度和對性別、倫理、生活方式等的禮儀控制,伴隨著宗法制,統治影響著中華文明三千年之久。」。由於禮教思想有利於君主統治,所以只要是君主統治著的禮教思想便被推崇,可是到如今帝制已遠,禮教思想已然黯淡。
禮教思想有五大價值,曰「天地君親師」,如今環保意識高張,所以天地之道猶不悖,可是親師之道則危矣。在帝制時代的親師之道是天經地義的,沒人敢懷疑也無人敢違背,可是如今的待遇就令人不禁唏噓了。十八世紀時人人高喊天賦人權,到後來證實只有革命人權;或許曾經的天賦的親師之道已然演變為革命的親師之道了。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盆栽


都說都市人是住在水泥叢林裡的,可是人們還是懷著嚮往大自然的心,為了弭補那小小的心願,盆栽於焉誕生。也就是說所有的盆栽都是人為的產物,在大自然的環境裡根本找不著的。大自然的環境有自我調適的能力,那些無法適應的都會自然淘汰,所以所有的盆栽只要扔回大自然,很快就消失了,只剩下空盆子。
大自然的環境與盆栽有何不同呢?首先,大自然環境裡的植物不需要人為澆水,靠老天爺下雨就足夠了。其次,大自然環境裡的植物應該會自行繁殖,不然早就滅亡了。最後,大自然環境根本厭惡人為的干預,從歷史得知,人為干預的結果很可能造成難以收拾的外來物種氾濫。
其實盆栽的植物是很可憐的,如果你把盆栽擱在僅有的泥地上,就會發現植物的根漸漸地長進泥土裡,再也難以移動了。還有,盆底的洞也會被撐大,在在顯示植物掙脫束縛的種種努力。也就是說那些植物正在無聲吶喊著,想要回歸大自然。
人類的社會當然當然可以發現人為的制度與現象,這些其實都像盆栽一樣,只是未必顯而易見罷了,例如盆栽式的教育環境、盆栽式的社會制度、盆栽式的官僚體系、…等。如果這些盆栽式的制度確實有必要繼續留存的也就罷了,不然的話應該要有英明者出面解放它。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作夢

一大早老伴跟我說整晚作著夢快要累死了,我想既然這樣累為何還要繼續作呢?其實這種作不停的亂七八糟的雜夢好像很容易發生,因為老伴已經跟我說過很多回了。夢裡的事通常沒有甚麼邏輯的,牽牽扯扯的說風便是雨,好像一部科幻電影一樣,如果編輯好的話應該蠻刺激的。
如果我哪天精神差,天亮了還起不來就會作著找不著回家的路或者找不著衣服穿的那種夢,直到被鬧鐘吵醒。如果我半夜尿急但是醒不來,就會作著到處找廁所的夢,有時找著了廁所卻總是尿不完或尿不乾淨:幸好沒有認真的用力的給他尿下去,不然就那個了。
精神差時容易會作困厄的夢,那麼精神好著呢?應該是美夢吧。比如有伊人相伴遊山玩水的或者是身負輕功高來高去的,甚至是像魚一樣悠遊於水底,想必是電影看多了記憶殘存著吧。夢裡通常不會注意到到底有無彩色,但有時竟是專作著絢爛的夢,譬如在天上飛或水底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夢幻七彩。
既是作夢為何不都暢快地作著呢?可是維基百科卻說:「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某些階段的睡眠時產生的想像中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那麼到底可不可以預約做夢的內容呢?《論語・述而第七》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從這段話可知孔子在少壯時曾多次夢見周公,等到年老體衰時才不復夢見周公久矣的。(周公或許代表著孔子的理想,而等到體力差了時雄心已不再了)

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相得益彰

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彰)。」,成語詞典對「相得益彰」的釋義為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俗話說「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因為團結力量大可以共同抵禦敵人,而相互掣肘徒然幫敵人製造機會。
經營者常說一加一大於二,這是因為他們的算術不夠好嗎?(小學生都知道一加一只等於二)其實擅於經營者的算盤打得可精了,一加一可以提高市占率,使其他競爭者更難生存,至於多大的規模才具備一加一大於二的資格,那就是經營者的學問了。
在平時為了期待長遠發展所以寄望於相得益彰,那麼如果換作戰時呢?《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吳兵進退兩難,乃分作兩寨,為犄角之勢,與楚將相持。」,看來相互合作禦敵的戰術依然有效。《孫子兵法‧九地》也說:“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反過來說,如果不能相得益彰將會如何呢?《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也就是說這樣的教訓在春秋時期已然發生了。如果「假途伐虢」對你的教訓還不夠,《戰國策.燕策二》還說:“鷸蚌相持,漁人得利。”,《趙曄.吳越春秋》也說:「螳螂捕蟬,志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後啄之。」。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無名

每個人一出生就有父母長輩等著幫牠取名子,就算是野外不知名的動植物都有熱心的學者幫它們取名子,可是怎麼還有所謂的無名的情況呢?是榜上無名嗎?還是隱姓埋名了呢?抑或是人實在太多了,又找不著關心的人,以至於名子漸漸用不上了。
還記得神隱少女那部片子嗎?都說忘掉名子的會逐漸喪失自我而成為妖怪的一員,那麼你想變成妖怪嗎?或許名子是本性的一種寄託,有個名子你就還在乎本幸這回事,萬一連名子都沒了那就誰甚麼都無所謂了,反正誰也記不清到底是誰幹的,事不事呢?
你說父母長輩從小幫你取個名子是為甚麼呢?應該是希望你出人頭地吧,也就是在你的名子之前能夠博得某些頭銜。或許有人看夠了世間的人情冷暖認為那只是虛名,可是既然有虛名必然也也實名,那麼連實名你也不在乎麼?譬如說除三害的周處,那三害可不是拍馬屁者奉承的,應該都是實的吧。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可見得以道德仁義著稱的孔夫子其實很在意名子的。俗話說「虎死留皮,人死留名。」,看來名子是用來被人探聽的。如果你仍是那默默無名的某某人,或許你不甚在意風評的,可是如果你已小名氣,恐怕你會越來越在乎了。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心情

有人說:「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確實,很多人深受著心情的影響,心情好時情緒高昂精神也跟著振奮了起來,而心情差時情緒低落精神萎靡;可是有些人卻能自我控制心情,有如老僧入定一般,那麼其間關鍵為何呢?
話說好心情是能營造的,比如說熱戀中的男女費心營造羅曼蒂克的氣氛,或者人人都可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等以營造好心情。而壞心情也是能克服的,比如說有人被老闆數落了就找好友訴訴苦,或者失戀了尋找另一段戀情以弭補心靈的空缺等。
如果你不擅於營造心情,但心性比較篤定,那也能降低心情的影響。那麼如何能穩定心性呢?方法好像也很多,有人依靠宗教力量的,有人躲在某處靈修的,有人多讀書以培養學問的,總之各憑本事找尋自己適用的方法,通常只要管用的就行了。
如今身心科的生意始終紅火,表示心情低落的人相當多,請問你有被心情擺佈著呢?如果有的話就表示你不擅於營造心情或者控制心性,甚至於兩者都很差。話說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有決心克服問題是第二步,方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就用心的想想吧,如果腦袋卡著糨糊的話也可以藉助網路上的資訊的。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魔鬼藏在細節裡

西諺「The devil is hidden in the details.」,中文翻成「魔鬼藏在細節裡」,可是魔力高強的魔鬼怎麼甘心藏在細節裡呢?有人說此句的含義是,提醒人們不要忽略細節,往往是一些你不注意的、隱藏的細節,最終產生了巨大的(不利的)影響。所以這個魔鬼係指巨大的不利的影響。
既然魔鬼藏在細節裡,是不是就要盯著細節看呢?從品管的觀點是這樣的概念沒錯;可是整天盯著細節看會是個好辦法嗎?眼科醫生說過度使用眼力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那不盯著細節看被魔鬼溜過去了該怎麼辦呢?其實人的注意力容易疲勞,就算你死命的盯著細節看,當你覺得疲勞時魔鬼便溜過去了。
話說聰明人做事情應該講求方法,比如說資訊學技裡有所謂相互勾稽的方法,那些相互勾稽不到的才是你要追查的對象;再比如說會計學上也有總數核對的辦法,借貸方的總數對上了,應該沒有問題了;再不濟還有抽查的方法,普查固然徹底,但是會變得沒有效率。
《鶡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過度講求細節的,容易犯了見樹不見林的通病。管理學家說人才有兩種,ㄧ為專才ㄧ為通才,過度講求細節的只能成為專才而成不了通才。你看那企業的管理階層,好像都是所謂的通才吧,好像只有科技研發單位的工程師是專才,而其部門老闆依然是通才呀。或許那過度注重細節的已經中了魔鬼的招了。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愛莫能助

《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子瞻左遷黃州,乃聖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通常,愛莫能助是說「雖很同情願意幫助,但限於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能力不足固然是個因素,迫於形勢才是問題的癥結,助人總是有限度的,如果實在不好幫的你還會執意想幫麼?
有人說:「愛:一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不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說的也是,自己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別人總是撓不著癢處的,不然你說那隱而不見的該如何幫呢?更別說有些人的問題連自己都不清楚了,旁人縱使想幫怕也無從幫起的吧。
愛莫能助的說詞還蠻常見的,其實不見得是能力問題或者是形勢問題,更有可能只是推託之詞,無心幫你而已。既然別人有意推託,通常難以挽回的,除非找出了問題的癥結。而且有時就算找出癥結依然難解,還不如把精力花在自救比較實在些。
《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這句話據說是「愛莫能助」成語的出處,可是「愛莫助之」與「愛莫能助」的語意差距甚大,前者是心態上不該幫助,而後者卻是能力問題,你說能相同嗎?俗話說:「寵豬獠灶,寵子不孝。」,兒子有誰不愛呢?可是通常「愛之適足以害之」,好像滿街的媽寶、爸寶就是這麼來的。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清澈見底

據報導,十文溪位於台中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附近,溪谷壯麗,風光優美,溪中怪石嶙峋,白淨、灰綠的巨岩呈現不規則羅列,倘佯其間,塵俗頓然拋諸腦後。十文溪水素有台灣十大名泉的美稱,在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裡的那一段十文溪床可以看見清澈見底的溪水及水底的磊磊溪石。
台灣的生態環境大不如前,如此清澈見底的溪水十分難得,使人一見驚艷得不知所以,可是如此清澈的溪水如何得來呢?通常溪流裡佈滿了底泥,流水沖刷後很容易混濁,而十文溪底幾乎見不著泥土,且原水未經任何汙染,所以才能夠如此清澈。
溪底無泥固然很好,可是對植被而言卻表示土層貧瘠,算是那種不適耕作之地吧。俗諺說水清無魚,一方面是指水裡缺乏營養物質,另一方面是無處可以藏身,反而比一般混濁的流水還不如呢。聖人教導做人須潔身自愛,可是人人聖潔自持,稍有骯髒的事情就沒人肯做了,反而可能使汙穢在某處堆積如山。
社會是多元的,而且它必須是多元的,那種人人皆聖潔的世界其實是不存在的,必須上、中、下層社會都能均衡發展,才是健全的自然生態呀。也唯有健全發展的社會才能分工合作,任何工作都有人樂意承擔,不至於偏執一端。

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兩難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哈姆雷特》有句經典台詞「to be, or not to be」,這字面上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幹或者不幹而已;問題出在到底要幹些什麼事呢?如果與主角的「到底要不要自殺」的問題相同的話,那就滋事體大了。話說人生自古誰無死,只是有重於泰生也有輕於鴻毛,或者只是單純老死。
如果你問小學生,考題有是非、選擇、計算、問答等,最喜歡哪一種呢?答案很可能是是非題,因為容易作答;如果拿來問成年人,答案就不單純了,有人喜歡問答題,而且是當面應答,因為比較有討價的空間;有人喜歡計算題,因為習慣於計算得失,尤其是能算計到別人;有人喜歡選擇題,因為可以衡量得失,作最佳的打算;可是如果是是非題的話那就難說了,通常小是小非不用拿來問我,若是大是大非的話,這豈不是在為難我嗎?
俗話說「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其實如果真的是豬八戒的話,反正本來就不是人;只怕是被認為是豬八戒的那種人,才會裡外不是人。世事難料,誰也料不準會不會在甚麼時候淪為豬八戒之流,那就裡外皆難顧了。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問題是回頭上岸後還有活路嗎?(不然當初為何偏要下海呀?)
話說國際外交須預留模糊空間,就是避免把話說死了將來失去彈性;其實故事都是發展出來的,走到翻牌之前已經歷了無數次的折衝尊俎了。做人做事也是一樣,需要做最後決定時已經是最後關頭了,就算兩難必也終須ㄧ決;而在最後關頭之前,或已經歷無數關卡,試問該努力的你已盡力了嗎?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放浪形骸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人說這是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的束縛,也有人說是領略「人貴適意」的真趣。有人說晉朝的學術思想,已由經學轉為玄學為主。清談則於士大夫之間廣為流行。王羲之為晉朝人,當代人受到清談風氣的影響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才有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言辭。
近代也有所謂放浪形骸的流行,那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嬉皮文化,清談與嬉皮的成因當然不會相同,但應該同屬不滿社會現狀的反抗現象。至於社會的運行為何會出現大規模的失序,才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難道這就是愤世嫉俗者的反撲嗎?
有人說社會秩序是種穩定的系統,失序了會帶來很多混亂與不幸,可是社會秩序其實也是一種羈絆,尤其是逐漸走下坡到只剩下禮俗的社會。人覺得有長進,那是因為找到了舞台可以發揮,可是衰退中的社會的所有要職都已經被人占著了,那麼沒占到適當位置的人該怎麼辦呢?於是放浪形骸或是愤世嫉俗者便發生了。
社會需要新陳代謝,有人說脫離世俗有益於創作,我們也曾看到放浪形骸的藝術家或文學家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甚至是可流傳後世的精品;可是如果放浪形骸只是放浪形骸,甚至影響了社會治安,那就不能被原諒了;也就是說那放浪形骸的依舊是個傑出的文人而不是邋遢的流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