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桎梏

《莊子.德充符》:無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未邪?彼何賓賓以學子為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本文經翻譯如下:『叔山無趾對老子說:「孔子作為一個道德修養至尚的人,恐怕還未能達到吧?他為什麼不停地來向你求教呢?他還在祈求奇異虛妄的名聲能傳揚於外,難道不懂得道德修養至尚的人總是把這一切看作是束縛自己的枷鎖嗎?」』。其實如果思想不夠正確,束縛自己的恐不止於道德修養,還包括眾所關切的民生經濟吧。
讀歷史應該聽說過明清兩代的鎖國政策吧,鎖國的結果造成科技的脫節以及清末的難堪處境,真是何苦來哉。你說堂堂大中華為甚麼要鎖國呢?表面上的原因是倭寇侵擾、海上不寧,其實真正的心態是中國物產豐榮、文化薈萃,不屑與番邦交流,豈知封閉久了竟然比誰都落伍;想想明初的鄭和七下西洋,彼時的海上霸權如僅稱第二就找不到第一名何在了,方諸清末的的窘境真是情何以堪呀。
回應無趾的問題,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原文解釋:老子說:「怎麼不徑直讓他把生和死看成一樣,把可以與不可以看作是齊一的,從而解脫他的枷鎖,這樣不就可以了吧?」。我想這是價值觀的問題,儒家的思想固然敦厚、正直,但是往往過於僵化;道家的思想好像靈活多了。還有,邪魔歪道固然不可行,但是不夠了解的事物又何以防治呢?
《西遊記》第八四回:“老菩薩,古人云: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怎麼西進便沒路了?”。其實中國在廣袤亞洲的最東邊,西進不但有路而且路途極為遙遠,只是隔著浩瀚的沙漠與橫亙入雲的山脈罷了。如果不想長途跋涉,不是還有海上絲路可以通行嗎?一般人或許受限於安土重遷的老觀念,可是如果想當個傑出的商人,那麼想法就會很不一般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