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忍,《左傳·昭西元年》:“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意思是說魯國是用互相忍讓來治理國家的。在國外忍讓,在國內不忍讓,那又何必呢?。其實忍與不忍牽涉到格局的問題,國家概念是個大格局,那麼個人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或許是顧全大局之下不得不為的奉獻吧。
須容忍者通常事出必然有因,比如說形勢比人強,不忍又何奈,總不至於硬往刀口上撞吧;可是軟土深掘,得寸必然進尺的,將如何是好呢?人際關係有依附與爭強兩種,羽翼未豐時依附於他人之下可以得到保護,犧牲些好像是一種代償,不太能計較的;待羽翼豐滿了,大哥也會另眼相看的,不會再貿然輕易蹂躪了。
說到讓,孔子在《論語·衛靈公》說:「當仁,不讓于師。」。可是「當仁」究竟是指甚麼呢?說到「仁」字,大概是整部論語裡最難理解的字眼了,那麼孔子自己是怎麼詮釋的呢?孔子說「克己(自我實現)復禮(恢復禮節(天地秩序))為仁」,也就是說能夠實現自我而又能維護天地秩序的就是「仁」了。所以這樣的事情當然是非常神聖而珍貴的,對誰都無須退讓了。
儒家是入世的,所以有不得退讓的初衷,而佛家是出世的,退讓自有退讓的一番天地。所以《菜根譚》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中國人向來儒釋道不分家,既出世又入世,那麼讓與不讓就要考驗個人的智慧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