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意思是說:「輕的東西必定要依附於重的東西,浮躁的人需要清靜的人來領導。所以聖人終日在外,還是離不開後勤補給的。」。其實不論聖賢愚劣都需要後勤補給的,只要三日没得飯吃恐怕早已癱軟在地了。
《孫子·軍爭》:“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輜重指隨軍運載的軍用器械、糧秣等。軍爭或者為了利益,或者為了危局,如果舉軍為利,那麼必將因為輜重太多而無法快速行動;如果想要快速行動以解救危局,則必須捨棄輜重了。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是因為需要顧慮的層面太多了,無法顧全大局。可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再怎樣也須衡量輕重讓局面繼續下去的吧,於是捐棄輜重的情況便發生了;只是輜重也是維持日常所需,只能暫時捨棄,如果因而為敵人所乘,恐怕就難以翻身了。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事情就是這樣的,不得以的情況下只能選邊站。譬如孟子的舍生而取義,那也是為了自我堅持的理想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