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維基百科:『《禮記·禮運》中記載道:「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就是說,這幾種情態是與生俱來的,不學就會。』。不學就會的應該就叫本能了,是大家都熟悉而常做的事,怎能不關注呢!
唐·吳兢《貞觀政要·納諫》:“太宗聞其言,喜形於色,謂群臣曰:‘……及見魏征所論,始覺大非道理。’”。喜形於色應該是情緒的直接反應,反正就看到喜愛的事物嘛,來不及細想的;待仔細衡量得失與因果,未必仍做如是想。心機淺的,喜就是喜,藏不住的;心機深的,喜不露色,一閃即逝,仔細觀察才看得到。
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複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這是說蘇軾與李之儀闊別八年,就快要見面了因而喜出望外。通常期待很久沒緣實現的事忽然快要成了,心裡特別興奮所以喜出望外;如果是按部就班實現的事,就不好說是喜出望外了。
《太平御覽·時序部一九·熱》引《禮斗威儀》:“君喜怒無常;時則常熱。”。喜怒無常形容人的情緒起伏太大,時冷時熱的令人難以適應。如果這人只是個普通朋友,愛喜怒無常就當作沒碰到算了;如果你的上司或者掌生殺大權的人也是喜怒無常的,你可要小心了,沒準撞上了可不好受。
《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贊曰》:「至其牽於多愛,復立浮圖(佛塔),好大喜功,勤兵於遠,此中材庸主之所常為。」。好大喜功易發於成就之後,通常是開始積弱的跡象,不可不防。清代戲曲家孔尚任在《桃花扇·哀江南》第七段中的一段唱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