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司空見慣

維基百科說:「司空見慣,成語,語出唐詩人劉禹錫。唐司空李紳,邀蘇州刺史劉禹錫飲酒,命歌妓勸酒,劉賦詩贈李司空詩曰:『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後比喻經常看到,不足為奇。」。我原本還在好奇司空究竟是何種職位竟然甚麼都已見慣,看完了這段典故之後讓我釋懷了,原來這只是在說"司空見慣渾閒事"而已。
你有沒有聽說過"見怪不怪,網路上甚麼都賣。"這句話呢?在網路上似乎甚麼都不稀奇,這可比司空見慣還要神奇多了。所以如果哪天你在網路上聽到"阿婆終於生子了,這次保證是真的。",你應該不為所動,因為你總該記得《荀子·大略》說過的:“流丸止于歐臾(低窪處),流言止于智者。”,不然你就不算智者了。
看過政治談論節目嗎?那種不同政治立場的電視台對問題的看法南轅北轍的,讓人匪夷所思的節目。如果那些名嘴的說法不夠聳動,就沒資格當那名嘴了;可是厲害的是正反雙方都可以說得那麼繪聲繪影的,而且都是人證物證齊全(真是見鬼了),那麼你該信誰的呢?還是那句老話,請問你還算不算智者?(據說智者才看得懂甚麼是國王的新衣)
醫生說病毒感染痊癒了之後可以產生免疫力,今日我們有幸生於網路世代,而且政治八卦與假新聞滿天飛舞,請問您對這些光怪陸離的流言產生免疫力了嗎?如果你還是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那或許表示你還未曾真正痊癒過,仍處於病程中。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輜重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意思是說:「輕的東西必定要依附於重的東西,浮躁的人需要清靜的人來領導。所以聖人終日在外,還是離不開後勤補給的。」。其實不論聖賢愚劣都需要後勤補給的,只要三日没得飯吃恐怕早已癱軟在地了。
《孫子·軍爭》:“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輜重指隨軍運載的軍用器械、糧秣等。軍爭或者為了利益,或者為了危局,如果舉軍為利,那麼必將因為輜重太多而無法快速行動;如果想要快速行動以解救危局,則必須捨棄輜重了。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是因為需要顧慮的層面太多了,無法顧全大局。可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再怎樣也須衡量輕重讓局面繼續下去的吧,於是捐棄輜重的情況便發生了;只是輜重也是維持日常所需,只能暫時捨棄,如果因而為敵人所乘,恐怕就難以翻身了。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事情就是這樣的,不得以的情況下只能選邊站。譬如孟子的舍生而取義,那也是為了自我堅持的理想啊。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巧笑倩兮

值此金風送爽的愉悅氣候下,又見某國中校慶的創意進場比賽。話說舉辦創意進場比賽真是個好點子,既可以促進團隊合作、腦力激盪,還可以活化心智,突破學生只能專心讀書的窠臼,更能創造校慶的高潮,堪稱群育的最佳落實典範,然其始創者竟無緣獲得相對的榮耀(未曾聽說過),真是不公平的世道啊。
在國中裡,學生的資質差異甚大,那麼有些人讀書或許受限於智慧,表現不盡人意,可是怎麼可以連玩都玩輸人呢?其實智慧的層面應無限制,況如今證實死讀書已經沒有開竅的效益大,在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的當下,能玩出名堂來或許更有出息些;以此觀之,創意進場比賽或許還是個開竅的好辦法呢。
國中共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在創意進場比賽裡似乎透露出參與過程的成長與影響,簡單的說是從羞澀到積極參與到自然奔放。你看那七年級的表現隱約可以看出老師的著墨,而按表操課的影子若隱若現;八年級就不一樣了,有些班是為了維護既得的榮耀,有些班則是為了一血前恥,志在必得的積極心態不言可喻;九年級的表現隨興多了,覺得盡興比較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好像創意也沒變少。
或說創意無須教誨只須引導,因為有些東西光靠教誨是學不來的。你看那老師的年紀與學生畢竟有段差距,應該不屬於同一個世代,對年輕世代的流行因子難以體會,但表現的美感與點子的故事性還是有感受的,善加引導即可。還有整體的表現到底好不好呢?從參與者的表情似乎就可以看出來了;熱情洋溢、笑容燦爛的必定是胸有成竹的贏家;賞心悅目的表情似乎也在訴說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欲就是想要做的事情或想要的東西,說起人們想要的事物可多了,這在孩童時期即已充分展露,而長大了只有變本加厲,少有收斂的。可是,想要而要不到是很難受的,無法自制的人因而作奸犯科的偶有聽聞,放任自我已至於敗壞家產的更是司空見慣,因此佛家常說慾海難填不如知足常樂,回歸恬淡的本性。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語甚悽楚,驚問之,欲言而止者再。”。如果本事高強且資源豐厚的,通常為所欲為;可是如果形勢比人強,只好欲言而止有苦說不出了。其實能欲言而止的算是有修養了,了不起吃了些暗虧,總不至於引發不可收拾的局面,那麼損失更難預料。
《論語‧公治長》:『子曰:「我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孔子說我未見剛者,可見得無欲則剛或許只是一種理想,很難做到的;只是如果沒有這層心理建設,恐怕會被難填的慾海吞噬了去,人嘛總是任性的,沒有任何約束的那還得了。
《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意思是說人不能圖近利,容易因此迷失了方向,反而誤了大事;可是利之所趨好比水之就下,那是很難克制的,所以成大事者須動心忍性,克服短暫的慾望以成就長遠的理想。(其實長遠的理想好像也是一種欲望,格局遠大的欲望)

""是厭惡的意思,小孩子看到不喜歡的食物、玩具就會撇開頭搖著手死命的說"不要";大人的心機深,就算厭惡極了,礙於顏面當場還是接受,私底下就很不顧情面了,反正別人已經看不到啦。這樣的心機似乎不太好,當場婉言拒絕或許難看些,可是私底下的處理卻像在造孽。
《韓非子.說疑》:「為人主者,誠明於臣之所言,則雖罼弋馳騁,撞鐘舞女,國猶且存也。不明臣之所言,雖節儉勤勞,布衣惡食,國猶自亡也。」。布衣惡食係指粗布衣裳與簡陋飲食,不是厭惡飲食的意思。韓非子這個人有點那個,講話喜歡恐嚇人:如果聽他的,就算生活不檢點也還不至於亡國;如果不聽他的,那就xxx了,嘿嘿嘿。
俗話說"惡人先告狀",可是不是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做壞事的最怕被人撞見了說,怎麼還先告狀了呢?或許是想先發制人吧。話說世事難明,告狀的都是以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代表理字將站在哪一方,就算先發制人未必有勝算的;不先告狀的話說不定對方本來是想和解的。
《易經.大有.象曰》:「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大有掛離上乾下,離為遏惡,乾為揚善。乾為天休,二變時,巽為命,故順"天休"命。世人多奉獨善其身者,則世道將崩壞;如果不想某日淪為被惡人欺者,最好提倡或附和"遏惡揚善",以眾人的力量防治惡人、惡事及惡勢力,使天道常存。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嬰兒都喜歡被人抱著,這類行為被解釋為希望得到關照與愛護。經常被抱著的嬰兒長大後好像比較懂得分享愛,這大概是自身體驗的延伸吧。話說愛有很多種,比如親情、友情、愛情與仁愛,不同的情境下的愛不能混用,否則表錯情了好像很容易出狀況。
一般人的人生中最長的是職場生涯,職場中當然有同事愛,可是尋常人最關心的是老闆關愛的眼神。如果有了老闆關愛的眼神,辦起事情來便容易多了,不論是資源的分配、同仁的尊重以及將來的論功行賞都不會走樣;如果缺了老闆關愛的眼神,好像被人唾棄一般,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只得自生自滅或自我了斷啦。
《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這是在說當你喜歡上誰,關於她()的一切都是順眼的,更能贏得你的關懷。由於你的關懷與照顧,就算原本不甚美好的也逐漸美好了起來。當然啦,恨人者亦兼其屋上之烏,就算是不小心路過的,恐怕難逃你的忌恨的彈弓了。
童話故事裡常說"愛具備了神奇的力量",當主角面臨一切絕境,只要心中還有愛就有解救了。現實裡當然不是這樣的啦,就算親兄弟也要明算帳的;幸好大家都看過了童話故事裡常說的"愛具備了神奇的力量",就算很久了總算還是有些印象,不免偶而仍發出愛心,救贖一下沉淪的世道。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三回:“武面無懼色,叠着兩個指頭,指東畫西,說出一段利害來。”。對男人來說懼怕是弱者的表現,所以無懼成為一種修練;其實小孩子於強褓時期應該也是無懼的,這是因為小孩不懂""為何物。譬如小孩初看到火時應該很好奇,只有被燙過了才知道很痛,從此便懼火了。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託也。」。初生之犢應沒機會碰上老虎,當然不知道老虎的厲害,以為自己孔武有力沒有甚麼好害怕的;一旦看過同伴被老虎獵殺,就知道甚麼該怕了。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事的主角還是老虎,這回跌落陷阱中,飢餓的老虎終究會搖尾而求食的,這便是所謂的積威約之漸了。男人多半號稱勇武,可是後來多半懼內,這是何故呢?蓋因老婆是用來疼惜的,不好發威,久了自然就積威約之漸了。
《論語・子罕第九》:『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話說勇者不懼或許只是聖人的期許,其實勇者還是該害怕著些甚麼會比較好,因為勇者是比較出來的;若依理論世上應該只有一位完全無懼的人,而其他人至少該怕他吧;所以還是知道該怕誰比較好些,至少知道何時該避開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哀嚎好像是動物的專利,肚子餓了當然要幾聲,不舒服也是要幾聲的;不信你看那附近的毛小孩們,不就是這麼沒事哀哀叫的麼。其實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有事沒事哀上幾聲,您就莫怪了。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人的情感是主觀的,判斷也是主觀的,同樣的人、事、物卻會有不同的見解;譬如找人訴苦,可能得到同情,也可能反而被認為喜歡討拍,亂發牢騷。
《老子》第六十九章:「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老子的這番話難道是說會哀哀叫比較有知覺,所以比較容易獲勝的嗎?應該不至於吧。這應該是指心態上的問題,或者改稱驕兵必敗比較容易理解些,因為驕兵容易輕敵,所以容易觸犯過錯而失敗的呀。
莊子曰:「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三不五時哀上幾聲或許不是太大的罪過,可是如果哀上癮了,直哀到心坎裡去了,那就大事不妙了(意思是說比掉腦袋還要嚴重)。如果哀上幾聲可以緩和情緒以便再出發,那或許有些助益,不妨就哀著吧,可是千萬別哀上癮了喲。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怒,當然就是生氣了的意思,是種正常的情緒發洩;有人說如果生氣了卻憋著會生病的,可是如果一生氣就停不住的傷害可能更大。《文明小史.第五○回》:「一聽此話,不覺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站起身來,伸手過去,就在那罵他的人身上打了一拳。」,如果真不能控制情緒,恐怕不只傷身,還要吃官司了。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顧戀,待不沙又怕背了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傷心切齒,怒氣衝天。”。怒氣衝天用來形容生氣的程度是說有多大便有多大,甚至於直達天際了;須知天有天庭,如果三不五時的感受到人們的怒氣,你說天老爺會如何呢?還是克制點吧。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時喜得心花怒放,連說:‘難為他了,難為他了。’”。這裡的心花怒放好像沒有生氣了的意思,反而是形容極其高興吧;中文很好玩,可以顛倒黑白,可是大家都不會覺得有甚麼衝突,反而覺得蠻貼切的。
《後漢書·袁紹傳》:“自是士林憤痛,人怨天怒,一夫奮臂,舉州同聲。”。說到「天怒人怨」可能有些誇張,人怨當然需要平息,可是那是人間的事,不應該扯到天上去的。平時看到打雷閃電的,其實也不干天的甚麼事,只是大氣的自然現象而已。
《淮南子.天文》:〝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當然這只是個神話,不然這一怒太怕了,與彗星撞地球的後果差不多了。幸好凡人沒有那麼強大的本事,不然凡人是很愛生氣的,你撞我也撞的那還得了。
《孟子·梁惠王章句》:〝《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如果有能力的都來學學文王那就太好了,從此百姓們將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與那王子與公主享有同等的待遇。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維基百科:『《禮記·禮運》中記載道:「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就是說,這幾種情態是與生俱來的,不學就會。』。不學就會的應該就叫本能了,是大家都熟悉而常做的事,怎能不關注呢!
唐·吳兢《貞觀政要·納諫》:“太宗聞其言,喜形於色,謂群臣曰:‘……及見魏征所論,始覺大非道理。’”。喜形於色應該是情緒的直接反應,反正就看到喜愛的事物嘛,來不及細想的;待仔細衡量得失與因果,未必仍做如是想。心機淺的,喜就是喜,藏不住的;心機深的,喜不露色,一閃即逝,仔細觀察才看得到。
宋·蘇軾《與李之儀書》:“契闊八年,豈謂複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這是說蘇軾與李之儀闊別八年,就快要見面了因而喜出望外。通常期待很久沒緣實現的事忽然快要成了,心裡特別興奮所以喜出望外;如果是按部就班實現的事,就不好說是喜出望外了。
《太平御覽·時序部一九·熱》引《禮斗威儀》:“君喜怒無常;時則常熱。”。喜怒無常形容人的情緒起伏太大,時冷時熱的令人難以適應。如果這人只是個普通朋友,愛喜怒無常就當作沒碰到算了;如果你的上司或者掌生殺大權的人也是喜怒無常的,你可要小心了,沒準撞上了可不好受。
《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贊曰》:「至其牽於多愛,復立浮圖(佛塔),好大喜功,勤兵於遠,此中材庸主之所常為。」。好大喜功易發於成就之後,通常是開始積弱的跡象,不可不防。清代戲曲家孔尚任在《桃花扇·哀江南》第七段中的一段唱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置之死地而後生

《孫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歷史上果然出現了很多這類的例子,例如《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陣)……軍皆殊死戰,不可敗。」,這就是「背水一戰」的成語的由來。據說著名的淝水之戰好像也有類似的情節。
俗話說打斷手骨顛倒勇,這其實是在說挫折之後才能促進成長;可是你千萬不要為了想更勇而故意打斷手骨喲,那只是一種比喻罷了;打斷手骨的老了之後就將明白甚麼是氣象台了,只要天氣一變,那可是鎮日的酸哪。記得老師也曾說過,班上那個最後一名的同學最有進步的空間了,要多努力喲。
有些植物必須有低溫的刺激才能促進開花,例如鬱金香、水仙或臺灣一葉蘭等。俗話說的水仙不開花裝蒜,就是少了低溫處理的緣故。古老的農諺有個講法,冬雪如果少了,來年必然欠收,你不是農人,知道為甚麼嗎?首先,雪少了水便不足;更重要的,少了嚴冬,地裡的蟲卵殺不透,來年必將蟲滿為患了。
《孟子·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對富貴人家來說,豐衣足食是基本的,更要山珍海味以添其食慾。對窮苦人家而言,過日子像打仗一樣,有了這一餐不知下一餐在哪裡,那麼過日子的態度怎能一樣呢?難怪俗話會說「富不過三代」。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參數

維基百科說:「在數學和統計學裡,參數(英語:parameter)是使用通用變數來建立函數和變數之間關係(當這種關係很難用方程式來闡述時)的一個數量。」。簡單的說,參數就是參與改變的因子,一個系統的參數越多,表示影響者眾導致難以捉摸。
如果你的生活簡單,影響你的參數就越少。比如山居生活被稱為無歲月,意即時間參數對你影響不大。一般人生活在都會裡,生活忙碌分秒必爭,此即表示時間是你生活上的最重要參數了。也就是說你必受其影響,甚至於受其主宰,否則必動輒得咎忐忑難安。
《老子‧八十章》:「小邦寡民,…。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說小邦寡民的人際互動不多,甚至到了"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那麼人際參數應該對你沒甚麼影響了。反過來說,住在都會區裡的人們想要獨善其身怕是很難了,整日喧囂的三姑六婆的八卦消息總會找上你當主角的。
工商社會的今日,不住在都會裡的人越來越稀有了,這就表示影響你人生的參數多不勝數了。西諺有云:「不能與之為敵,便與之為伍」(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既不能駕馭的就只好隨波逐流了;所以想清楚點,怎麼應付這些沒完沒了的人生參數們

滋味

《管子‧戒》:「滋味動靜,生之養也;好惡喜怒哀樂,生之變也。」。《漢書˙卷四十三˙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百姓從飲食中品嘗滋味;然國家多難民生唯艱,那滋味亦幻化於百姓的七情六慾中。
維基百科說:「妒忌又稱忌妒、嫉妒,是一種人與人關係性的體現;是人的一種情感表現。由於怨恨且察覺他人享有之利益,並欲將其占為己有,因而產生的一種情感與心理狀態。」,話說忌妒該是甚麼滋味呢?通常稱忌妒者為吃醋,那麼忌妒該是酸滋味了,那種酸不溜丟的老醋精的味道,既嗆且酸透。
《史記·項羽本紀傳》:“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這是一段大家琅琅上口的典故,在異鄉發達能有多少滋味呢?所以高官、巨賈、華僑盡其可能的在故鄉起大樓、興公益,為的就是那故鄉人的羨慕與感恩的眼光;那真是無可替代的光宗耀祖啊,甜滋滋的經常滎繞在心頭。
南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話說人生最苦的應是那愁滋味了,只是那受人供養的少年難識愁滋味呀,直到為人父母時方識愁從何來。
小王在公司裡犯了點小過錯,老闆若在私下罵了幾句也就罷了,豈知老闆那時不知為何脾氣暴躁,竟當眾辱罵了起來。臉嫩的小王頓時脹紅著臉如肝赤,彷彿當場挨了巴掌一般,火辣辣的不是滋味。這小王還是有知識的,據說「辣」果然不是滋味,它只是一種觸覺。
《瓊林.珍寶》:「囊內錢空,阮郎羞澀。」。都說海水最鹹,因為鹽巴本是海水提煉的;可是俗話卻說吝嗇的最鹹,殊不知阮郎羞澀到拿不出手的心頭更鹹,無怪乎蘇軾詩云:"歸來羞澀對妻子。"了。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人生總是五味雜陳的。《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所謂五味即酸、苦、甘、辛、鹹;可是你是否注意到五味裡頭只得一甘味,而其他的好像都不是甚麼好滋味呢!幸好,得一甘味即可以化解酸、苦、辣、鹹諸味,也就是說那酸中帶甜的戀愛滋味、苦中帶甜的滋補滋味、辣中帶甜的過癮滋味、鹹中帶甜的料理滋味,茲邀君共品之以撫慰人生。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料理

有時候我們把烹飪也稱為料理,可是烹飪只是烹飪,不像料理那般煞有介事,把烹飪當作一番大事在處理。烹飪需要刀工需要安排火候與順序,更需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如果料理係指烹飪,那麼兩者應是相通的;可是如果料理非指烹飪,應該具備哪些要素呢?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大國已是經世濟民的頭等大事,如其治理的方法若烹小鮮,那麼把烹飪的要素當作料理其他大事的原則,應殆無疑意了,除非老子的道德經根本不可信。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其論述應是可信的治事經典。
烹飪首重刀工,那麼刀工對應於料理其他大事該是甚麼呢?刀工是烹飪的基本功夫,這好比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能與經驗,使人具備處理事情的能力。烹飪更重火候與順序,那麼火候與順序對應於料理其他大事又該是甚麼呢?火候與順序是為了使食物展現最佳的烹飪度,這好比各行各業的專案管理,使所有事情都能圓滿順利。烹飪的極致是色香味俱全,那麼色香味俱全對應於料理其他大事何指呢?色香味俱全係指烹飪的完美程度,這好比各行各業的品質管理,持續改善經營的各個層面。
每個人皆有一生而且只有這一生,那是絕對公平的,那麼最重要的料理會是甚麼呢?當然就是料理你的人生了。相對於烹飪,你的人生的料理該如何呢?首先是營生技能的培養,再者是處事能力的鍛鍊,最後是修身養性的功夫。如果你能辦全了,應該已經功德圓滿了。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你知道的

現代人說話喜歡夾雜著「你知道的」的口頭禪,這麼說好像我們是一掛的,擁有可以共通的語言。從次文化的角度看,擁有共通的語言是很重要的,代表成員融入該次文化的程度,可是ㄧ句「你知道的」到底是否真的已經知道了呢?這好比另一個口頭禪「就那個嘛」,有時實在分不清「那個」到底是指哪個呀。
如果你說的是常識與常理,來句「你知道的」可能是為了爭取對方的認同,也可能是已經認同對方的知識程度,總之對於雙方的交談可能有些幫助吧。譬如說「這是關於宗族、文化的認同,這你知道的。」、「這是物理原理嘛,你知道的。」,或者「你知道的,最近手頭有點緊。」。
你知道的可以是句直述句,也可以是句疑問句,可是因為對方已經表示過你知道了,所以到底是直述句還是疑問句呢你應該已經清楚啦,是不是呢?其實這就是「你知道的」弔詭的所在,既然你已經被奉承為「知道的」,就仿佛已經剝奪了你可以追問的立場。有時候,來句「你知道的」甚至是在試探你是否真的已經知道。
很多場合裡實在不好表露自己的身分,所以「你知道的」也是隱晦的意思,這好比「知名不具」與「心照不宣」。如果你也回應一句「我知道了」,是否代表你已是志同道合了呢?都說是隱晦的意思了,那麼一切盡在「知道」中,外人既無緣知道也不好質疑是否知道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你在意的是不是你的重點呢?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既然人生為己乃天經地義,那麼你在意的就應是你的重點應該沒有甚麼疑問吧?如果你住在鄉下,甚至在荒山獨居,想到甚麼就會去做,你在意的當然是你的重點啦;如果你住在都市,牽絆的事情很多,你在意的恐怕不是你的重點了。
民以食為天,看到想吃的東西口水不經意的流了出來。如果你還小,想吃甚麼就吵著要,或者直接拿來吃,大概少有人約束你;如果你夠大了,顧慮的事情便多了,比如吃了會不會變胖、會不會吃相難看、會不會把別人的份吃掉了等;總之沒有那麼隨興了。
憲法說人民有選擇職業的自由,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幹著自己不甚喜歡的事,請問是被逼著的嗎?其實這件事應該從大學選系講起,很多人沒有選自己喜歡的系,而是選大家(或者父母)覺得有前途的熱門系,而不管自己能否適應,畢業後違背興趣的事當然可能出問題囉。
《論語.顏淵》: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看來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只是時過境遷,現代人該怎麼看呢?首先不可以做違法的事(包含傷風敗俗),其次不要害人害己(可能包含世俗價值),如果都沒有的話,那還客氣甚麼呢!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激勵作用

記得在上專案管理課程時,教授提醒大家光憑管理只能達到七成的效用,必須依靠領導來彌補。也就是說運用領導技巧比管理更能深入經營問題的核心,而其中最有效力的影響便是激勵作用。那麼激勵作用該如何運用才能有效果呢?
話說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有喜歡被讚賞的心理,只是讚賞大人時更需技巧,不能有突兀的感受。所以激勵的做法首推讚賞,找出被領導者值得讚賞的所在,在適當的場合裡讚賞他。不要以為讚賞人不花成本,其實找出值得讚賞的事情還挺費事的,而且讚賞錯誤還會弄巧成拙,故必須謹慎為之,讓被讚賞的人感受到被關懷、被尊重。
讚賞固然管用,但是做多了還是容易彈性疲乏,怎麼辦呢?那就讓它有些實惠吧。譬如說把讚賞的事情記錄起來,作為年終考績的依據。這有兩個作用,讓讚賞更為正式並起到利之所趨的作用。這年頭多半有經濟上的需要,所以實際的獎賞可以起到較大的影響力,並造成一種競賽心理,讓大夥都動起來。
有些人自視較高,些許小錢可能還是起不了作用,那要如何呢?自視較高的人不是沒有慾望,可能只是比較重名而不是重利而已,如果可以喚起他的榮譽心,讓它達成自我滿足感,會比給錢還要來得有意義。
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常把追求名利當作負面的行為,其實追求名利是人的本性,也是激勵作用的源頭。試想,人不追求名利難道是想得道昇天嗎?那麼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是怎麼來的?西方思想把滿足自我期望視為最終的激勵,如果別人都不推崇你那豈不成了孤芳自賞了嗎!所以從人性出發當然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三人成虎

《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這段話的對比相當明顯,市內無虎本是常識,可是經過三個人的指述竟然就成立了,以此說明流言的可畏以及大眾的盲從。關於此類的成語還有很多,一併比較或許可以多些樂趣,印象也比較深刻些。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段氏》:「言之鑿鑿,確可信據。」,所謂言之鑿鑿係指推理清晰且證據明確可辨的,能夠使人信服的意思。如果一人言之鑿鑿或可成立,而三人皆言之鑿鑿那就八九不離十了。因為合理且有證據,比起那三人成虎就靠譜多了。
《元‧王實甫‧西廂記二本三折》:「你那裡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合。」。這段原文只說是信口開合,意指隨便說說而已,可是現今的成語演變為信口開河,那就法力高強不知多少倍,差到十萬八千里了,也不知道信口開的是哪條河,能夠稱為河的通常都不會小,一般的大水溝只夠稱為小溪或小澗。
《呂氏春秋.察傳》中作了形象的描述:「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這樣的邏輯推演好像有些熟悉,似乎電視節目裡的名嘴們偶而也會秀上一段,至於信或不信就要看您個人是否有腦袋了,無怪乎荀子在《大略》裡說:“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以身試法

《漢書·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這裡的法應指法律,適度反應歹路勿闖、夜路走多易招鬼戲的一般看法。那麼試法的後果如何呢?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個便是鐵呵,怎當那官法如爐。」,只要想想那在爐子裡燒紅的刑具,腿就軟了,幸好現代比較文明已經不興此道了。
奉公守法是人民的義務,當然不能以身試法了。只是國家、社會需要進步,光靠老辦法無法與人競爭,而新方法需要多方測試才能驗證確實可行,那麼這些新方法是否需要自告奮勇以身試法的英雄好漢呢?所以發明了新飛機之後必然要有英勇的試飛員,才能完成成熟的先進機種呀。
俗話說老猴子玩不出新把戲,英明的人類須與老猴子有所區隔,所以一生必然需要弄出些新意來,不然就被當成老猴子看待了。既是新意當然需要反覆思量與測試的,不然就要弄巧成拙了,那麼這樣算不算也是以身試法呢?如果自己不去嘗試,難道期待有好事者肯願意代勞嗎?
《孝經》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因為不敢毀傷所以不敢以身試法,這樣應該可以理解可是立身行道不就是要試行自我肯定的方法嗎?為了理想難道還能夠刻意地避免嘗試嗎?而受傷有時後好像也是難免的。

作用與反作用

維基百科說:「牛頓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在古典力學裏闡明,當兩個物體交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頓第三定律又稱為「作用與反作用定律」,這在學校裡有教,大家應該熟悉的;可是自然界、社會界還有很多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請問你有想過嗎?
我們知道河川有侵蝕作用也有堆積作用,它們也是作用與反作用的例子。河川的上游坡度陡流速急,侵蝕作用很明顯,而堆積作用不太明顯;到了中下游坡度已緩導致流速緩慢,此時侵蝕作用已不明顯,而堆積作用開始發作了。與「作用與反作用定律」不同,侵蝕作用與堆積作用的大小沒有相同;聰明的你應該想到這是與河川流速及流水的含沙飽和度有關。
歷史上朝代更迭似乎也是個定律,新的朝代建立時百廢待舉,上下同心協力地努力著,那時只見振興而少有腐敗;及至社會安定百姓富足,振興已至巔峰而腐敗正悄悄地蔓延著;想一想這與河川的侵蝕與堆積是否有些相似呢?那麼聰明的你是否也已想到,這是與政策推行力道及富足(奢侈)程度有關呢?
人們當然嚮往安和樂利的好日子,可是逝者如斯,河水必然從上游流到下游,而朝代也必然興替著,能怎麼辦呢?其實朝代還是有長有短的,這與朝廷的興革與杜絕貪腐的決心攸關,也就是說朝廷戮力推行興革政策而社會勤儉健康的就能延長榮景了;如果朝廷與社會皆逐漸衰敗與奢侈,那就表示江河日下、積重難返,可能必須打掉重來了。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眉開眼笑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彼見昨日驚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眉花眼笑是個甚麼意思呢?大概是心裡暗爽唄,如果看到、聽到滿心喜歡的事物,應該也會有類似的表現吧。唐‧吳兢《貞觀政要‧納諫》:「太宗聞其言,喜形於色,謂群臣曰:‘……及見魏征所論,始覺大非道理。’」。
眉開則眼笑,那麼皺著眉呢?人的面部表情通常是連貫的,所以大概很難看到皺著眉卻帶著笑臉的人;更有甚者,苦著臉的通常心裡也是苦的。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對人前巧語花言,背地裏愁眉淚臉。”,為甚麼背地裏愁眉淚臉呢?大概是不體面的事不好與外人道也。
佛家相由心生的故事:「據說唐朝裴度少時貧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禪師。大師看了裴度的臉相後,發現裴度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後又遇一行禪師,大師看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後一定可以貴為宰相。」。故事通常繪聲繪影且夾帶著神話色彩,不見得是真實的情況,可是其間的道理還是頗富哲理的,也就是說你的修為終究會逐漸浮現在臉上的。
鄧小平《今後的主要任務是搞建設》:“我們的國家發展得確實很快,氣象一新。”。如果你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不讓不如意的事情影響了你的心情,那麼你的氣象便能一新了。氣氛通常會感染人的,眉開眼笑地與人談事情,其效果當然遠甚於愁眉苦臉的。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忍讓

說到忍,《左傳·昭西元年》:“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意思是說魯國是用互相忍讓來治理國家的。在國外忍讓,在國內不忍讓,那又何必呢?。其實忍與不忍牽涉到格局的問題,國家概念是個大格局,那麼個人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或許是顧全大局之下不得不為的奉獻吧。
須容忍者通常事出必然有因,比如說形勢比人強,不忍又何奈,總不至於硬往刀口上撞吧;可是軟土深掘,得寸必然進尺的,將如何是好呢?人際關係有依附與爭強兩種,羽翼未豐時依附於他人之下可以得到保護,犧牲些好像是一種代償,不太能計較的;待羽翼豐滿了,大哥也會另眼相看的,不會再貿然輕易蹂躪了。
說到讓,孔子在《論語·衛靈公》說:「當仁,不讓于師。」。可是「當仁」究竟是指甚麼呢?說到「仁」字,大概是整部論語裡最難理解的字眼了,那麼孔子自己是怎麼詮釋的呢?孔子說「克己(自我實現)復禮(恢復禮節(天地秩序))為仁」,也就是說能夠實現自我而又能維護天地秩序的就是「仁」了。所以這樣的事情當然是非常神聖而珍貴的,對誰都無須退讓了。
儒家是入世的,所以有不得退讓的初衷,而佛家是出世的,退讓自有退讓的一番天地。所以《菜根譚》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中國人向來儒釋道不分家,既出世又入世,那麼讓與不讓就要考驗個人的智慧了。

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哪壺不開提哪壺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他在與高階主管人選面談時,都會問的標準問題是「你為什麼要到我們公司來?」他說,他很不喜歡聽到的答案是「我覺得在這間公司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或許有人覺得這是在排擠沒有充分經驗的人,但誰不都是從沒有太多經驗開始的麼?會這麼說的,那是期許企業家應有教育後進的心胸;只是,應徵者只能那麼直白的嗎?
有經驗的人看了應徵者的履歷,到底能有多少經驗其實應該已經心知肚明,而面談是為了瞭解應徵者的性向、格局與企圖心。比如像台積電這種世界頂尖的企業,你為何不說嚮往貴公司的卓越以及宏圖無限呢?還有,在高科技界隨時需要學習似乎是必然的,若只求學習而不提貢獻的抱負,是不是有些暴露了個性上的軟弱呢?
中國人向有謙遜的風氣,可是這是在從前,當今的世道已經成為講求自我推銷的時代了。也就是說唯恐漏說了自己的長處,哪怕只是意圖上的仍無實績可資證明的。那麼「有很多學習的機會」可否換成「有很多發揮的機會」呢?在錯誤中學習似乎也是必然的,只是大夥兒常心照不宣而已。
相傳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屢吃敗仗,曾國藩上書朝廷,言及「屢戰屢敗」,經李元度更改為「屢敗屢戰」,以顯示其奮勇無畏的作戰精神。「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的背景應是相同的,可是站在朝廷的立場,怎能能把希望寄託在「屢戰屢敗」的人身上呢?所以如果你只知道表述「屢戰屢敗」的實情而不懂何謂「屢敗屢戰」的意義的話,那就有些不開竅了。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得不償失

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蘇軾的感受可能是因為某個變故,使得他的心血白費,才有得不償失之慨。但蘇軾不是商人,他失去的大概不會是甚麼財物所以不是浪費了光陰,就是浪費了感情與精力吧,那麼世俗的得不償失會有那些呢?
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而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所以世俗的得不償失主要還是在金錢,不論是投入了時間還是金錢,其報償不足以匹配的緣故。賠錢的生意固然得不償失,可是殺頭的生意難道不會得不償失嗎?或許這樣的人只是在賭他們的運氣罷了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哪天運氣背了恐怕真的要得不償失了。
《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可是世上多得是沽名釣譽者,而世俗衡量人物之價值亦以名氣為依歸,那麼如此一來豈不是將要所遇非人麼話說俗世即俗世,輕易改變不了的,如果你是個經營者卻無識人之明,恐怕就要得不償失了還是趕快練練你的火眼金睛吧,據說孔子說的「人焉廋哉」那一段還蠻管用的。
有人說墮落是痛快的,而奮發向上卻十分費力,於是有人貪圖享受、有人好逸惡勞只是坐吃勢必山空,就算祖上遺留了天大的遺產也難擋揮霍殆淨的是吧,更何況生來沒能含著金湯匙的芸芸眾生呢?或許世上最得不償失的是那種不知努力為何物的享樂主義者。

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宰相的肚子

民間傳說或戲劇裡有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故事,大概都是指某位老宰相(有幾種版本且主角不一)的小妾不軌,而老宰相寬宏大量不予追究的過程。這些故事的邏輯有些奇怪,任何有地位的大人物皆有寬容小妾的可能,為甚麼非老宰相不可呢?或許老宰相特別有智慧吧,可是這智慧只應用在這種細微末節嗎?
不論職位為何,其本質就是個人,應該沒有太大的差別,那麼「宰相肚裡能撐船」究竟何指呢?宰相的肚子真的有比常人大嗎?還是這就是任命宰相的條件呢?宰相日理萬機、案牘勞形的,或許沒時間運動以至於弄成中廣身材,可是絕對沒能大到可以撐船的,所以這裡應該是指個人的氣度與智慧吧。
宋·歐陽修〈又回富相公謝書〉:「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於要任,調和鼎鼐,當正於鴻鈞。始塞輿談,實非私論。」。記得報端曾報導某位立法院長調和鼎鼐的功力一流,足堪大任。現今已經沒有宰相的職位了,具備相當職能的應為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而行政院長多半為執政黨計,只有那立法院長應該是要中立的,更需要調和鼎鼐的本事。
眾人皆知現在已經是多元文化的社會,那麼甚麼是多元文化呢?以通俗的語言或許可以稱為龍蛇雜處,也就是那種各過各的活、各唱各的調的意思。既已龍蛇雜處想必意見與紛爭是不斷的,很需要氣度與智化解之,那麼或許想做大事的人其肚裡皆應能撐船才好。

不為已甚

《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已甚"指已經過頭或者過分,所以這裡的意思是說孔夫子是那種不做過分的事的那種人(即守本分的人)。不做過分的事為何如此重要呢?因為這是守禮的根本,如果人人可做過分的事,那麼禮義就不復存在了,社會秩序將因而喪失。
《禮記·明堂位》:「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周公制禮作樂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因為學校有教,可是周朝初建時百廢待舉的,為甚麼獨尚禮樂呢?周朝仍是封建時代,集權的皇帝制度要到秦朝才被秦始皇發明,那麼偌大的各方諸侯、貴族的行為該如何節制呢?所以制禮囉;至於作樂則是為了安撫人心、陶冶性情。既已制禮作樂,則服膺禮樂概為臣民之本分,故提倡儒學的孔夫子當然是不為已甚者囉。
制禮作樂本為統治者的手段,只是這手段甚為高明,都說開國固須武功,而治國卻須文治,那麼既已制禮作樂,則禮樂為朝廷的最高榮譽與時尚,是權利與義務的準則,誰不遵守就是離經叛道、就是野蠻的了。其實對個人而言,禮樂也是文明人的表徵,教化的起始。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聰明的人靠教化人民使社會提升且秩序井然,而強勢的人只得靠嚴刑峻罰來維持社會秩序,但是被壓迫從來不是人民所樂意的,所以優下立判,或許這就是中國式的政治智慧與邏輯吧。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茅塞頓開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成語詞典的釋義:「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裏好象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從小接觸到的解釋與成語詞典的差不多,可是按照孟子的原意,是"為間不用"才導致"茅塞之"的呀。
成語詞典也說:倒果為因是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係。"山徑之蹊間"在還沒有"介然用之"前或許也是茅塞的,可是開通成路之後因為久不使用而再度茅塞畢竟與自始茅塞是不同的;一個曾經開通過而另一個始終不通,其結果雖然一樣,但其歷史與意義必然不同,除非你想說的是另一個層面的事。
《呂氏春秋》上農:「 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我們常犯的錯誤除了倒果為因以外,還常有捨本逐末的情形。這好比果樹長不出果子來,為了妝扮門面,只好買些果子來掛在上頭裝飾一番。種植果樹是為了收穫,而文過飾非只能挽救面子而已,而且還很容易被拆穿。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我們當然知道緣木而求魚是枉費心思的,可是何以致之呢?方法錯誤使然。孟子乃千年不遇的聖人,所言當然不假,所以慣於倒果為因、捨本逐末的人要小心了,除非你是故作姿態另有所圖,不然應該是白費工夫的呀。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話不能那麼說

與人交往通常喜歡坦白的人,喜歡那種有話直說的人,所以做人應該坦白些囉;可是有時候有些話好像不太好直說,那該怎麼辦呢?或許有人說那就裝做不知道好了,可是坦白講,那些喜歡裝做不知道的人,其實已經是不夠坦白的人了;夠意思的好朋友該講的話當然要講,但是不能那麼直白的說!
哪些話不能直說呢?譬如說有違人情的,就算屬於事實也不好直說。譬如說強烈颱風來了,風強雨驟的很容易出人命,如果有人不服從疏散勸導而丟了小命,你可以跟他的家人說:「他就是不聽人勸所以才喪命的,應屬咎由自取。」的嗎?都說死者為大,這麼直白的說不太好吧,雖然事實俱在。
再譬如說有人就是長得比較抱歉,以至於很難找到人交往,就算好不容易找著了也很容易吹掉;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能夠直接跟他說「認命點吧」嗎?俗話說:「龍交龍,鳳交鳳,隱痀的交侗戇。」,長得抱歉的自有長得抱歉的朋友,只要讓他明白內在比外在更實用些,應該還行吧。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理直氣壯的下一句是義正辭嚴,這應是有話直說的人的德性,可是這麼直來直往的很容易得罪人,有時候也讓人覺得白目。陳之藩的文集中曾提出「理直氣和,義正辭婉;境由心造,事在人為。」,這或許是喜歡直白者該學的功課。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風氣

風尚:宋·陳亮《量度權衡策》:“當是時,風氣未開,人物尚樸,觀象之妙,蓋不必推數而后知也。”。古人說風氣未開、人物尚樸,故觀象之妙,蓋不必推數而后知也;其實就算民風已開、多元文化的混亂的今日社會,只要觀其風氣依然可以預測其未來的變化的。
以前,英國人把鴉片輸入中國換取經濟利益,並因此敗壞了中國純樸的民風,壓榨了中國社會的繁榮,那麼中國的衰弱應可預測吧。斗換星移,據說現在英國人吸毒的人口比例早就贏了中國,而這樣的風氣將帶來怎樣的後果呢?想必不說你應清楚的吧。
美國有一陣子嬉皮成風,年輕人無所事事整日在外遊蕩,ㄧ會兒參加反戰示威,ㄧ會兒群聚嬉鬧,你說這樣的風氣能帶來怎樣的社會呢?而這樣的次文化竟然還能造成流行,感染了世界各地的青年,紛紛起而效尤,彷彿病毒般造成ㄧ波波的病情。
只要屬於流行病的通常都會推陳出新,那麼近來有甚麼不良風氣正在流行呢?記得宅男女文化好像是從日本開始的,現已到處可見;網路霸凌及校園霸凌好像有很多源頭,目前也是四處亂竄著;民粹主義也不知從何而起,而推波助瀾者眾;總之,壞的風氣實在太多了,迫切需要風行草偃的聖賢人等倡導匡正。
中國字詞的應用好像沒有限制,足以溝通而條理清楚的便可,風氣其實還有很多種用法,轉錄於後:
流動的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西四十里有 風山 ,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
習俗:宋·蘇轍《奉使契丹·燕山》詩:“居民異風氣,自古習耕戰。”
氣候:《尚書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
氣氛:《紅樓夢》第七五回:“恍惚聞得祠堂內槅扇開闔之聲,只覺得風氣森森,比先更覺凄慘起來。”
氣度:《宋書·王惠傳》:“ 陳郡 謝瞻 才辯有風氣,嘗與兄弟羣從造 惠 ,談論鋒起,文史間發。”
風格:金·元好問《中州集·馮璧》:“詩筆清峻,似其為人。字畫楚楚有 魏 晉 間風氣。”

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萌典的翻譯:「知道羞恥是一種接近於勇敢的表現。」,這樣的解釋請問您有看有懂嗎?有人說:「知恥的人,是對於自己有所不知、力有不及、心有不正及種種的不足後,會勇敢的、發奮圖強的、力求向上的且努力不懈的進步。」,加上這麼多注解後,好像有些懂了。
可是知恥然後就能發奮圖強好像只是一種假設,萬ㄧ知恥者沒有力求向上,或者無法努力不懈的進步,該怎麼辦呢?如果知恥者力有未逮,那麼該算近乎勇或者只能算半勇或幾分之ㄧ勇呢?是否情有可原呢?所以這樣的解釋不夠圓滿,應該還有問題需要解決。
如果有人的人生濫到爆,他想知恥就要承認那麼多犯過的錯,所以需要很大的勇氣。以上的解釋你能認同嗎?都說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該知恥者鼓起洪荒的勇氣承認了所有犯過的錯,卻可能無心或無力補償自己的過錯,這麼看來依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如果須先有勇氣承擔後果,才敢說有勇氣面對恥辱的呢?或許他無法立即補償所犯的錯,但可以慢慢努力慢慢還,直到還完為止;這樣的行為你滿意嗎?是否認可他的勇氣呢?所以想當勇者不是那麼簡單的,如果勇氣不足的,只好少做些恥辱的事了。

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機會難得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南齊書·瘐杲之傳》:“臣以凡庸,謬徼(僥)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中國人的用詞有時候有些誇張,動輒以千年作為比喻,其實翻開我們的文明史最多也只有五千年而已,那豈不表示有史以來只發生過五回麼?
清·周希陶《增廣賢文》:「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這個更誇張了,ㄧ世不知道該算幾年,如果以二十年算,千世該為兩萬年吧,意指石器時代開始修練得來的機緣,真屬難得啊!如果夫妻有知,能天天同眠的,該為多少年來修得的福氣呢?怎麼能不珍惜呀!
講到機會就想到命運,千世修來共枕眠不知道該屬機會還屬命運?如果屬機會,那麼還未必能成真呢?好像只有命中注定才是跑不掉的吧;那麼兩萬年來的難得機會怎能輕易放掉呢?想到此,就算把命拋了無論如何也要拼的;只不過拼得的僅為共枕眠,好像有就點那個。
就算真的兩萬年來的難得機會好了,那麼怎樣才能落實呢?俗話說「要拼才會贏」,或許拼只能算基本功夫吧,如果人人不知智取,那麼大力士應該處處得利囉,其實社會上的勝利組好像都屬衣冠楚楚的,反而很少見到孔武有力者,所以該怎麼著好呢?仔細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