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個中外合璧。」。自從西風東漸以後,東西合璧的景象越來越常見,仿佛讓中國文化有了重大改觀;其實東西合璧自古便有的,只是年代久遠了好像已經沒甚麼印象了。
維基百科說:「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種釉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所謂唐三彩,是指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後來也用來泛稱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種,但主要以黃、綠、白(或綠、赭、藍)三色為主,所以稱之為「三彩」。」。唐以前的陶器差不多都是黑白的,唐三彩以後才變成彩色的,那麼如此重大的變革如何形成呢?最主要的是從西域傳入大宗釉料並加以運用的緣故。
維基百科又說:「胡琴現今泛指中國民族樂器中,以弓弦磨擦琴絃,使之振動以發出聲音的拉弦樂器。包括傳統的二胡(又稱南胡)、板胡、京胡、粵胡、四胡、墜胡、椰胡等,以及近現代配合民族樂團的出現所改良發展出的高胡、中胡、革胡等。」。所謂樂器包含管樂、弦樂及敲打樂器等,而弦樂器占了極大篇幅,那麼如此重要的弦樂器為甚麼都要冠上胡字呢?因為它本來就是從胡人那裏傳過來的,然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音樂的一大支柱。
香料是中國菜的靈魂,拿掉了就失去太多味道了。你有沒注意到香料大部分是從西域傳來的,包含中亞的、印度的、印尼的等,如果沒有這些外來的香料,你覺得中國菜還剩下甚麼味道呢?所以聰明的先民們早就體會甚麼叫做東西合璧了,更知道如何發揚光大它。
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原本就是開放的,只是到了明、清兩代才出現閉關自守的政策。正因如此,我們才突然有了西風東漸的感覺,其實在明代以前的東西交流一直盛行著的,所以中國文化才得以更加博大經深。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閉關總是不智的,唯有開放才得以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