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趕場

百度百科對趕場的解釋:「1、趕集;2、須於同一天到不同地方去表演的演員,在一個地方表演完畢之後趕緊到另一個地方去表演。」。如今的趕場有擴大運用的趨勢,只要必須/需要及時出現的場合,都可稱為趕場,那麼對個人而言有甚麼場要趕呢?
從廣義的角度看,上班族天天在趕場,一大早從家裡趕去上班地點,下班後再趕回家。如果不能趕去上班需要請假,否則會被記曠職,通常三天曠職就該回家吃老米飯了;下班不回家或許不必請假,可是不報備的後果可能比曠職還要嚴重,當然也可能事後道歉就沒事了,這與家庭氣氛攸關。
除了正常的上、下班,拜訪客戶的、開會的、參展的、駐地服務的每回皆須趕場。趕場不及的後果可能不下於曠職,重則掉了商機,當然也有打通電話解釋一下就沒事了,這要看雙方的交情是否豐厚而論;不過放人鴿子總是很傷人的,能避免的最好不要發生。
趕場或許沒有耽誤,可是擔任的腳色需要轉換,如果轉換得不夠完整,就會留下不愉快的後果。譬如上班沒能提起精神、下班還帶著脾氣回家、把客戶的稱謂張冠李戴了…,有時候人在而心不在與缺席沒甚麼分別。還有該準備的東西也不能遺漏,譬如該繳的報告、該帶回家的禮物、該給客戶的合約…,那麼就算到了也不行。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計畫與變化

南朝梁·蕭統的《纂要》:“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國小老師也從小訓練我們編寫讀書計畫。政府部門更是一個計劃跟著一個計劃的推行著新政。看來中國人喜歡談計畫,所以計畫復計畫,計畫何其多。可是,計畫訂定了就能照表操課了嗎?
郭台銘曾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上客戶一通電話。」。是的,處於求新求變的時代,不變難以應付萬變;那麼,既如此還有必要繼續訂定計畫了嗎?如果你是個個體戶,一個念頭就是一個計畫,只差沒有寫下來而已;可如果你是一家大公司,專案多、專案成員也多,沒有明定的計畫就不知道誰該聽誰的了。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不知何時的一位聰明人發表了應變計畫(contingency plan)的說法,從此以後應變計畫就滿天飛舞了。意思是說如果你只能寫計畫而不知道還要寫應變計畫,那你就落伍了。那麼,應變計畫是甚麼呢?就是根據自己假想的情境來訂定一個可以應變的計畫,也就是原計畫的變體;可是如果假想情境發生了與實情南轅北轍的情事的話,那就依然落空了。
下圍棋的說有眼殺瞎,有訂定計畫的總比沒有訂定計畫的強。俗話也說八九不離十,就算是發生了變化,離原訂計畫大概也不甚遠,而事情想過了還是有些輪廓的嘛,總比毫無頭緒的好;何況還寫了應變計畫不是,人努力過了心裡便會舒坦些、踏實些,而偶而救救火總是難免的。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過程的意義

一棵大樹是由一粒不起眼種子萌發的,而等到大樹死了之後只剩一叢枯木,若要論起此樹如何的茂盛壯大、繁花似錦、果實甜美等都只能存在於它還活著的歲月中,除非它是名貴的建材、藥材,否則它的開始與結束其實都不是很有價值的。
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其成長過程大致上是固定的。譬如俗話常說的種瓠瓜長出菜瓜(絲瓜),其實只是揶揄某人的運氣太差,事實上種瓠瓜只能長出瓠瓜的吧,不會有任何意外的;可是貴為人類的我們就不太一樣了,就算是同胞兄弟也可能有天差地別的成長、發展過程,所以俗諺才說「一樣米養百樣人」。
《汪洙神童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說明了個人發展的無限潛力,而一朝翻紅是可以期待的;可是翻紅的本錢是甚麼呢?不會只是運氣吧!所以如何增進個人的能力、魅力、財力、人脈等將是人生過程中需要修鍊的課題,若再配合些許運氣或能達成一朝翻紅的大願。
佛家說人身只是一具臭皮囊,死了大概就沒有啥意義了,除非你有特殊的歷史定位,很快會被遺忘的,所以活著的過程正是人生奮鬥的所在。一個人如果在整個人生過程中沒有任何波瀾(也就是高潮與低潮),那不就是表示庸庸碌碌地過了一輩子了嗎!那也太過無趣了吧。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最後的堅持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各種國際體育盛會檢驗著各國長期培育體育人才的成果。除非優劣懸殊,各項比賽前三名的實力總在伯仲之間,鹿死誰手尚難預料,而勝負的分野實繫於選手最後的堅持才得以勝出,這些勝利者是如何辦到的呢?
首先想到的是必勝的信念,也就是精神力量;但是,各國對冠軍的期待至為殷切,冠亞軍所代表的榮耀與待遇天差地別,選手們必然皆已具備必勝的信念是可以想像的,所以必定還有更特殊的特質主宰這結果,您認為呢?所以探討其勝利的特質是很有意思的。
身處國際級的賽事,臨場的錯誤是犯不得的,但是我們還是看得到,尤其是在那最後的關頭,何以致之呢?答案應是訓練的是否精實,嘗聞中國大陸的訓練是全心全意、心無旁鶩的,所以臨場的表現已成為反射動作而無需思索,其全神貫注的修養也是一貫的,所以極難犯錯。
據說,人腦的使用度僅及容量的一小部分,可見得個人潛能是確實存在的。而有一種人能化臨場的壓力成為潛力催發的動力,所以常有臨場的爆發,即所謂的人來瘋(如林書豪)。這樣的特質有賴教練們具備慧眼識英雄的用才功力,才得以保全人來瘋者的爆發力(以免淪為板凳球員)
有些項目是團隊競賽,團隊的默契與士氣就非常重要。譬如排球、籃球、雙人網球等項目,前面的人無從看見後面人的位置,他只管製造有利的機會,如何掌握這機會則有賴後面人的默契;團隊賽也最重士氣,一鼓作氣最好用來致勝了;不論是默契抑或士氣皆有賴平時長期的培養,那烏合之眾是無從發揮的。
記得在職場時,每回面對財經風暴總有大批企業被淘汰了下來,但是那些倖存者也總是一些熟面孔;可見得最後的堅持是存在的,而構成最後堅持的特質也是存在的,譬如卓越的領導、完善的制度、堅實的財務、合作無間的團隊等,所以這些熟面孔們才得以每回皆勝出,您覺得呢?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打好基礎

一般說來樹有多大根就有多深,好像地平面是一面鏡子,樹幹往上長多大,根就要跟著長多粗。基於此,老師教導我們基礎有多重要,如果基礎不穩就長不成大樹了;可是這裡有一層迷失,基礎當然重要,但是基礎應在何時準備好呢?是一開始嗎?
或許有些老師會以蓋大樓來說明基礎的重要性,可是大樓的基礎要先完全蓋好才能往上加蓋,所以建築物必須一次蓋好,不能夠繼續加蓋的;但是有機體的成長就不是這樣了,小時候我們的骨骼都是纖細的,慢慢長大時骨骼就慢慢跟著變粗了,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就是要剛剛好,否則就是有病的。
由於基礎是時時生長的,所以大學的基礎不會是在小學時就打好了的,最多只能在高中時形成,也就是說揠苗助長是不可行的,甚麼「不能輸在起跑點」的只是補教界的廣告詞。有時候你甚至會發現,太早建立的所謂的基礎,反而影響了學習興趣,成為後來成長上的障礙,所以才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
由於我們是有機體,因此基礎也不會是抄來的,而是養來的。遺傳學告訴我們種瓜只會得瓜,是長不成豆子的;只是那是指物種的基因,不管是瓜還是豆子,都必須從種子到苗到植株到開花到結果到成熟,都是按階段演變成長而來,所以沒有人能保證得到好種子就必然有好結果的,而是各個階段都會是下個階段的基礎吧。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處世的態度

當有人看你不順眼的時候,便質疑你這是甚麼態度,那麼所謂的態度應是甚麼呢?維基百科說:「態度,一指人們對事情的看法和採取的行動;一指人的舉止神情。前者明確而易於判斷,後者曖昧不明而難於捉摸。」。維基百科說的雖然已有方向可循,但還是不夠淺顯,或許我們可以從做事、做人及處世的態度來探討。
就業以後大家都在做事,那麼做事的態度應該是甚麼呢?我覺得做事應該是專業的,也就是從事該行業應該秉持的表現。譬如近來服務業盛行,每年一堆畢業生進入了服務業,可是她們準備好了嗎?通常服務業可能沒有太高的門檻,卻是較難從事的,既然該行業崇尚顧客至上,那麼有沒有做到服務到家讓顧客覺得賓至如歸呢?所以服務業的專業態度就是把顧客的事當作自家的事,讓顧客覺得有如自家人在照料一般。
從懂事以後,每個人就已經在做人了,可是做人的態度應該是甚麼呢?我覺得做人應該是誠懇的,也就是明明白白的做人,沒有矯情也不應該有權謀。有些人難相處就是因為太過矯情或權謀,試問有誰喜歡與這樣的人做朋友呢!所以做人的態度應該是誠懇的,讓人喜歡與你相處而不是躲著你,這樣的日子過得才會舒坦,而遇到事情時別人才肯出手相助。
至於處世的態度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它是因人而易的,而我覺得處世的態度應是淡然的。宋人方岳的詩:“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為甚麼會那麼不如意呢?因為世事無法操之在我;如果處世的態度總是處心積慮的,那麼失望是必然的,將整日活在失意裡;可如果是淡然的,那麼偶然的得意反而成為難得的愉快經驗了。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熟能生巧

剛學開車時總覺得方向盤的設計不理想,為什麼不能像機車的把手一樣可以直接對準行進的方向呢?轉個彎非要轉個兩圈才能到底,然後再反轉兩圈才能回直,讓人永遠搞不清楚前進的方向到底在哪裡;開車多年以後已經忘了方向盤的不理想,好像車隨心轉般已沒有什麼困難了,這大慨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吧。
講到熟能生巧,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小孩表演心算,只見小孩們凌空撥弄著小指頭便能把答案寫出來,好像智商很高似的。但是這些智商好像很高的小孩長大後卻未必會比那些沒學心算的厲害啊,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他們只是熟悉心算的本事罷了,其他的本領未必精通,也就是說他們的熟能生巧的本事只限於心算而已。
如果說熟能生巧的功夫能夠觸類旁通的話那就太好了,可是事實上天底下沒有那麼如意的算盤;譬如學心算的只是精通一些算數的技巧,沒有辦法把這種經驗移植到邏輯推演上,所以會心算的小孩的數學能力未必也會很好;相反的,會心算的小孩反而多了一種挫折感,因為他受挫於複製熟能生巧的經驗。
人的一生的時間有限,即使有心也無法嘗試著把每件技藝都弄到熟能生巧,所以最好是在小時候就能理清楚需要熟悉哪些熟能生巧的事項;可是年紀輕輕的如何能夠知道哪些技藝將來必有大用呢?這或許就是人生中學習方面的矛盾吧,即使人生能夠重來,也未必能夠理清楚需要熟悉哪些熟能生巧的事項吧!
人各有性,在有限理性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儘早想清楚自我的性向,再從中挑選適合的事項投入寶貴的青春去熟能生巧。或許沒有辦法全部命中將來的需要,至少也會八九不離十吧,至不濟挑選的事項也能適切個人的性向而樂於學習、樂在生活的。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若有似無

有人說:「搞曖昧的意思是喜歡你,卻又不敢靠近,靠近了卻又會不好意思,想近一步卻無法開口,怎麼辦?這是最難交往的交往了。」。荳蔻年華應是充滿遐想的日子,他注意到我了、他跟我講話了都可能造成大大的漣漪;那麼我心盼明月,怎奈明月照溝渠又該怎麼說呢?
宋僧志南的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至少有兩種面貌:春寒料峭與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是寒冬的尾巴,只有春光明媚才是人們企盼的;可是春天後母面卻是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那種善變的、捉摸不定的天候,這樣的故事大概傷風的人最能懂了。
《莊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甘若醴不都是大家喜歡的嗎?為甚麼會弄到絕了去呢?因為這通常是以利益交換為基礎的社交生活,而利益終有用盡的時候,可能是利益衝突了、可能是利益枯竭了,反正是看不到利益時自然就猢猻散了;沒有目的的交往只能是意氣相投、相知與相惜,既然是意氣相投,一切可以盡在無言中。
明·洪應明《菜根譚·閑適》:“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好東西向來是低調的,只有識者才能看清、才能體會;如果你正是那識貨的人,才能從一堆舊物裡發現寶貝;如果你是那霍達的人,才能雲淡風輕;如果你是那悔悟的人,才能明道歸真。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民意如流水

身處民意高漲的民粹主義盛行年代,都說民意如流水很難掌握;既然說是如流水的,那麼從流水的特性與適應方式來考量,或許會是不錯的主意吧。人其實不方便在流水裡討生活,因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滅了頂,那要如何因應呢?
講到與水有關的事情,衝浪應是最瀟灑的,只見玩家趁勢騎上浪頭,頗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驚世氣概;可是浪頭一歇,人便倒栽蔥似地入水了。看來如衝浪般的駕馭民意只能取得短暫的歡呼,博君一采罷了,無法長此以往的。
要避開浪頭還有一個辦法,那便是潛水了,不管水面的風浪有多兇險,水下依然是平靜的。這好像鴕鳥遇到事情會把頭埋起來,來個不理不睬一般;這也好比外面吵翻了天,卻能在家中充耳不聞;可是人畢竟不是水中的生物,潛水也只能偶而為之(充耳不聞久了可能會成為聾子)
幸好人是萬物之靈,懂得運用工具,那就來個水上泛舟吧。民意如果是流水,那麼媒體就好比那水面的輕舟,反正是個工具嘛,不會直接傷到舟中的為政者。這就像一般政客作事慣用白手套,以免弄髒雙手,才好潔身自愛啊。可是人民的眼睛有時候還是雪亮的,竟能在慧心湧現時看穿這個把戲,而媒體也不會一直受人擺佈。
流水雖然湍急,其實還是有方向的,如果你是順流而下應當不至於背離;只是湍流可能把你帶入險灘,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翻了船。還有,民意如流水的下一句好像是初一、十五不一樣,也就是說順了公意之後卻逆了婆意,那麼應該聽誰的好呢?這恐怕要考驗政治人物的智慧了。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人性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往低處流是因為地心引力,這比較好理解,可是人為甚麼會往高處走呢?人本來就怕黑,高處比較明亮吧,所以這答案或許是人性的光明面,由於趨光性所以很自然的往明亮的高處走。不信的話請試想地獄為何是在地底下,聽說最低還可以到地底十八層呢,想起來就叫人害怕。
孟子告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這一段說明的很清楚明白,因為人性本善嘛;可是,人性真的只有本善嗎?
在菜市場裡討價還價聲此起彼落,在商場裡爾虞我詐時有所聞,這算是仁義禮智裡的哪一項呢?或許人性是計較的,別人不會管我的死活,當然要為自我的利益著想囉。能夠計較得到的當然很好,可是通常是要不到的、不應該要的也要計較,那就有些討人厭了。
我們知道能力不足的人看到別人輝煌騰達可能會忌妒,其實越有能力的人恐怕越會忌妒,因為他會質疑為甚麼機會沒有找上他呢?這種好康的事怎麼讓人捧了去。機會向來是不怎麼公開、公平的,而人類又那麼聰明伶俐,機會錯過了當然很不舒服,所以人性的忌妒應是天經地義的吧。
俗話說:吃在嘴裡還看到碗裡,意指人性是貪婪的。吃不到東西會難過,餓著肚皮更是難過到受不了,所以有機會吃就盡量吃,一不小心就忘了吃相啦。達爾文著名的演化論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性貪婪或許只是求生存的自然反應吧,人性計較、人性忌妒或許也是這樣的生存本能。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穽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人類是社會性的物種,所以必然有社會性的規範,或者說是禮教吧,這大約就是人性本善的由來。人從小就在社會中長大,如果不遵從社會的規範會被修理,遵從則會被獎勵,那麼長大後就自然地、不知不覺的接受了禮教的洗禮啦。所以其實人性就是人性,應包含禮教的約束以及諸多生存的本能。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時間是甚麼

時間是一種萬靈丹,好像可以做為一切的救贖。譬如失戀了,要靠時間來淡忘戀情;譬如失敗了,要靠時間來重新振作;譬如生病了,要靠時間來療癒。時間太神奇了,好像有時間就可以把事情從頭來過;可是有些人明明有的是時間,卻甚麼也做不成,是不是他們擁有的時間是不同種類的,所以功能不太一樣。
對某些人來說,時間是無聊時的宣洩品,所以一無聊起來就要想方設法殺殺時間。如果只是發呆還解決不了無聊的話,就做一些不太有意義的事,甚至是不合情理的事,比如說陰天無聊就打打小孩之類的。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另一套,可以玩玩game、划划手機、看個電影啊甚麼的。殺殺時間其實也還好,就怕做些無聊的事傷了身犯了法還不自知。
對有些人來說,沒時間是一種拒絕的方式,果真如此,那麼有時間的話要不要進來開講、進來坐坐啊。所以這個時候所謂的時間其實與真正的時間是不太有關係的,因為不管是否有時間都會回答「我沒時間」,這種時間已經成為一種邏輯符號,如果你夠聰明的話應該聽得懂的。
工商社會裡繁忙是難免的,所以造成很多人與時間競賽的現象,例如上班趕車須與時間競賽,趕業績、趕報告、趕報表等須與時間競賽,否則就須加班了。與時間競賽很容易產生後遺症,譬如腸胃、肝膽的不堪負荷,譬如過度緊張產生的高血壓、心臟病,譬如用腦過度產生的憂鬱、失眠等,如果不能想辦法舒緩的話,後果令人擔憂的。
時間是度量衡的重要一環,少了時間的話一堆重要的數據、資料就失去意義了。譬如衡量車子的速度、性能需要知道時間,搭車需要時間表還需要知道目前的時刻。更有甚者,如果時間真的消失了,那麼宇宙只剩下宇而沒有宙了,所有生命現象不知道還能剩下甚麼。
同樣是一段時間,歡愉的人覺得時光飛逝,快樂轉眼過;哀傷的人卻覺得守著窗,獨自怎生得黑!或許你會說那是不同的人所以感覺不太一樣,其實就算是同一個人也會有時覺得光陰易逝、有時卻度日如年,所以人們對時間的感覺還挺矛盾的。來段搞笑的,有個叫張三的有一隻壞掉的表,他說你們的好表難得準時,我的壞表一天就可以準時兩次。
其實時間就是時間,人生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擁有那麼一輩子。你可以用來進行豐功偉業的事,你可以用來自我修行以便得道成仙,你也可以甚麼都不做庸碌的過一輩子。有人說時間往前看時會比較難過些,每天都需要努力過日子;往後看就快多了,匆匆已數載,自己何時變老的都不太清楚,只好怪時間把人催促老了。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手工的文創

維基百科說:「文創即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為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文化創意」即是在既有存在的文化中,加入每個國家、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文創近來頗為流行,到處可以發現其蹤跡;可是你有沒有覺得各處的文創產品差不多是類似的,越來越失去其吸引力了呢?
你有沒有想過商業產品與文創產品的差異在哪裡?文創產品應有甚麼特性呢?商業產品是機器生產的,要生產多大的量,或者多便宜都可以辦得到,只要市場有此需要;商業產品雖然是機器生產的,只要你出得起錢,要多精細美觀就能多精細美觀;所以文創產品應是小量生產的,特色獨具的、充滿人情味的產品,否則就失去意義及市場了。
話說文創是結合了文化及創意的產業,那麼固有文化是甚麼?個人的創意可以在哪裡展現呢?中國本是個農業社會,差不多兩百年前的所有物品幾乎都是手工製造的,而手工產品本來就是小量生產的,特色獨具的、充滿人情味的;還有個人的創意本來就難以立即商業化,所以只有手工製做最為適合;再說大家在意的獨特性吧,看來也只有手工製做的才能吻合,很難挑到兩件一模一樣的。
或許有人會說手工製作很是費時,而現代的工錢又那麼貴,完成後的價錢豈不嚇死人,其實沒有必要從頭到尾都是純手工啦。現代的商品(原材料)當然幾乎是機器製作的,式樣繁多且價格合理,而製做工具、工法及膠合材料等也都有現代化的作法,所以只有最後的式樣、裁剪、上色、組合等是手工的,至於如何選材、搭配、行銷那就是個人的創意啦;如果可以找個故事當做產品行銷的背景,那就更理想了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低薪的迷思

近來的媒體經常報導台灣薪資水平低落的現象,政府也頻頻呼籲企業加薪而得不到想要的效果。不知從何開始,初入職場者的起薪竟落入22K的魔咒,不過回想起來這好像的確是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了;由於景象堪虞,經常引起專家學者的討論,可是討論歸討論,事後總是不了了之。
話說台灣的經濟奇蹟由電子業擔綱的成分居多,這場低薪魔咒似乎也與電子業的發展脫不了關係。台灣的電子業有一個特色,就是代工的情形很是普遍,剛開始時代工的行情其實還是很不錯的;可是經過一番競爭之後,利潤率越來越低了。原因無它,削價競爭的戲碼此起彼落,買家當然檢軟的吃,而為了搶回市場也只能越喊越低啦。
越來越低的利潤率能怎麼辦呢?為了生存只好把規模做大,反正薄利就多銷嘛。殊不知規模越大就越是依賴訂單,面對買家的骨氣就變得似有若無了,到後來只能任人宰割啦;可是長此以往,這可如何了得啊!都說開源節流,只好設法降低成本啦。原料成本不是喊降就能降的,那麼人力成本呢?砍人薪水的似乎會要人命,不怎麼加薪總可以吧。還有新進人員似是無力計較的,應是個可以施力的方向(,比較惡劣的還有逼退老人的種種辦法)。就這樣,台灣的薪資水平於焉低落囉。
原因或許還是清楚的,可是能怎麼翻轉呢?不做代工可以嗎?其實台商就是缺乏自立品牌的勇氣;也曾有過幾個膽子大的,可是下場好像不怎麼樣,其餘的便更是膽卻了。台商無法自立品牌源於島內市場狹小,小廟養不起大和尚,所以成就的方式只有一種,直接在國際上揚名立萬,成名了再衣錦還鄉;可是還沒脫胎換骨就須投身國際,想起來就有點那個了(這可能考驗政府如何鼓勵之)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當為與不為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意思大概是說那些先知先覺的人如果任智取巧而棄樸失真,便是愚昧的根源了,所以不是大丈夫應有的行徑。這樣的論述在禮教盛行的年代是沒有人質疑的,可是身處工商社會講求功利的現代還可行嗎?
講到先知先覺,最容易聯想到的便是股匯市場,如果說因為察覺到預期的市場反應而投入股匯市,便被視為違反大丈夫應有的行徑,那對投資理財者情何以堪,所以這樣的論述看來已不可行。可是如果所謂的先知先覺是指內線交易的話,那就不只是違反大丈夫的行徑,而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
如果能夠預知商機,那也是難能可貴的,如此大才怎麼可能棄用呢?可是如果所謂的先知先覺是指盜取商業機密的話,那就是違法且被人唾棄的行為了。還有如今的市場流行多半是被大廠創造出來的,難有先知先覺的可能,所以仿冒風氣盛行,這些都不是大丈夫應有的行徑。
所謂先知先覺多半是指預測與判斷能力較常人為高的人而言,未必能夠完全的預測未來。也就是說風險還是存在的,尤其是在高獲利的領域更是高風險,所以一次的錯失可能就敗掉了數次的獲利,或許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愚之始」吧。還有,能先知先覺除了依靠敏銳的判斷,更須取得當政者的信任與保護,否則可能淪為殺身之禍(因為敵方也很想做掉你)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退潮的殺傷力

維基百科說:「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陽和月球的萬有引力(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漲落現象」。因為潮汐的引力來自太陽和月球的萬有引力,它是固定的,所以潮汐的曲線始終是鐘形的,左右對稱的,看起來就像是湖面的水波的樣子。
市場的流行也被稱為漲退潮,可是市場上反應的是群眾的心理,漲上來時慢慢堆疊,退却時卻是崩跌的。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沙灘上的海浪,浪頭常是翻越而下的,與平靜湖面的水波完全不同。由於退潮是崩跌的、恐慌性的殺盤,格外地具有驚人的殺傷力
譬如股市好了,它是市場的縮影,漲時驚驚漲,展現蠶食鯨吞的本事,但總是要分幾回漲上一陣子的,有人稱之為波段上漲;可是崩跌時是不會有波段的,如果沒有跌停板的限制的話,一天之內便完成了;通常跌深了會有人進去搶反彈,搶完了又會再次崩跌,稱為右肩傷害。
為甚麼要特別提出退潮的殺傷力呢?因為企業經營都怕意外,尤其是恐慌性的殺盤,它是沒有理性的。那麼該怎麼避免呢?其實分析漲價的合理性就知道了,如果反應利多漲價是合理的,漲了一倍還不停歇心底就不怎麼踏實了;如果再翻一倍呢,離崩盤應該不遠了吧。所以聰明謹慎的應捨棄最後的利益,見好就收以免淪為最後一棒。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再睡一會兒

正在作著那個熟悉的,找不著衣服穿的夢,鬧鐘響了。窗外的北風低吼著,感覺出被窩外的空氣似乎凍著了,這麼冷的天還是再多睡一會兒吧。另一個夢又來找我了,被窩裡的夢總是特別香甜的,迷糊中的這一天果然又遲到了。
這個場景熟悉不過了,比較奇怪的是為甚麼老是出現在北風低吼的日子裡,是不是北風裡有一股魔力,還是根本就住著一位魔神仔啊。祂帶著我們吃香的、喝辣的、玩好玩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我們多睡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如果你的意志堅強些,一咕嚕的爬了起來,再去洗把臉,這個北風裡的魔神仔就拿你沒輒了。事情就是這樣的,懶人的再休息一會兒也是這樣就能治好的可是世界上就是有那麼多理由可以被懶人運用,怎麼辦呢?
都說墮落總是愉快的,充滿了吸引力,那麼再睡一會兒算得上是一種墮落嗎?沒那麼嚴重吧!其實它好像就是墮落的敲門磚,再走進去的話你就墮落了。每回都再多睡一會兒表示你已經開始懶了,那麼你說變懶了之後會怎麼樣呢?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維基百科說:「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是馬克思在其1875年出版著作《哥達綱領批判》提出之口號。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此種狀態會於已發展的共產社會,物質生產力極大化之後發生。」。提起馬克思主義或許有些人會很反感,其實馬克思主義也是社會主義的一種,只是手段過於激烈,使人難以接受;而這「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論調或能認同吧。
話說分工合作是成熟工商社會的產銷模式,那麼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看來也是很自然的社會現象,所以這其實在資本主義世界裡也是普遍存在著。有時候分工實在太細了,甚至於使工作變得很單調,令人漸漸弄不清自我存在的價值,其實每份工作都是必要的,否則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早已淘汰了它。
隨著專業化的發展趨勢,個人的技術能力也越來越狹窄。狹窄其實也代表一種高度風險:萬一行業的技術發生斷層式的發展,將突然演變成個人的技術破產,成為無一技之長的窘境;然而技術的斷層式發展好像也越來越頻繁,否則跟不上產業的快速進步,這尤其以資訊科技業為最,所以學習能力變得格外重要。
隨著地球村的發展模式,產業分工已然國際化,使得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態勢只會越來越明顯,而單打獨鬥的時代已不復見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愈發重要,而不合群的只能自生自滅了。對習慣於獨善其身的,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或許是一種無奈,那麼你就想說是已經昇華為兼善天下了。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造神

維基百科說:「《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封神傳》、《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是一部中國神魔小說,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朝代轉換時需要安撫戰死的群英,需要強調新朝廷的正當性,所以安排一些儀式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商周時期的故事為甚麼隔了千年以後才成書呢?這是個甚麼樣的背景與氛圍呢?
話說中國的民間信仰裡道教與佛教常是不分的,而所謂神明應是屬於道教的。道教的神祇很多,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後天的,如果某人的政績或事蹟受到人們推崇,就有可能被奉為後天的神祇,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民間信仰。封神榜裡的神明看起來早有傳聞,只是在明朝時才被人整理為當時流行的演義形式罷了。如果不信的話,黃曆是從戰國時期便有了,且多半是朝廷發行的,而裡面有所謂的值年太歲,應可在封神榜裡找到。
神有兩種,一種是單純的民間推崇,另一種是更加上朝廷的敕封。單純的民間推崇還不夠權威,如果能加上朝廷的敕封那就萬民皆擁戴了。那麼朝廷為甚麼要敕封神明呢?說穿了還是為了統治的需要,因為可以表達重視民間的信仰以加強社會安定的力量;此外也是教忠教孝的大好題材,那麼到底該忠於誰呢?當然也是朝廷嘛。
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同樣道理,社會各界既能造神亦能滅神。現代的造神更為進化了,仍在世的也會被眾人擁戴或自行塑造為某某神。可是須知神明有庇佑眾生的重責大任,如果沒有達成大家的需要,早晚會被遺棄的啦。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做該做的事

有人說:「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痴。」。從做人應積極進取的角度看,既然有該做的事而不去做當然是不應當的,因而造成個人發展的困境也是自取的,所以可以斷定是不智的,那麼反其道而行或可稱為智慧吧;至於不該做的事不是違背道德的便是違法的,仍然執意要去做那樣的事,除了笨以外就是壞透了。
有人說:「先做該做而能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個人的能力與資源有限,先做該做的事是盡本份,考量能做的事再去動手是顧本事,行有餘力再去做想做的事才不至於擴張過度,所以都言之成理;問題出在甚麼才是該做的事,通常起衝突的雙方都不會自覺是在做不該做的事吧,那麼到底孰是孰非了呢?。
《孟子.公孫丑》上篇:「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無論先聖先賢談起該做的事不是「雖千萬人,吾往矣」,便是「義不反顧」,可是所持的立場究竟是個人義理、民族大義,還是順天之道呢?恐怕是公說公有理而婆說婆有理吧。
價值觀是演變的,正義有時候也是演變的,很多事情難免各自的立場迥異或者昨是而今非;例如皇帝叫做天子,既然已是天子怎麼還會有朝代更迭呢?人民又該效忠誰呢?還有現代的民主在過去應是大逆不道吧。所以該做的事當然要去做,可是做之前宜多想想到底該不該做,以誰的名義去做呢?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苦盡甘來

有人說人們對一杯茶的最高讚譽,莫過於回甘生津,苦盡甘來。正因為如此,所以常見的茶飲料廣告詞便是「回甘就像現泡」,可是茶葉本是苦的為甚麼能回甘呢?有一派學者說回甘是一種在苦味衝擊下的口腔錯覺,那麼回甘後的生津現象該如何解釋呢?難不成也是錯覺嗎?
教育百科說:「苦盡甘來是艱難困苦的境遇已經結束,而將逐步進入佳境的意思。」。這看起來與味覺一點關係也沒有嘛,反而是否極泰來的意思;中文就是這樣,明明是在說味覺方面的事,其實與味覺不見得有關,難怪外國朋友會說學中文實在太難了。
其實生活的苦比味覺的苦還要難受得多,那麼如何才能降低或去除這些苦澀味呢?在宗教上有教人把希望放諸來生的,在倫理上有訴諸子孫後輩發達的,其實來生如何應難以臆測的,而子孫的幸福也不會回朔己身,所以想要苦盡甘來的最好是活在當下就能立即兌現的方法。
現代人工作忙碌但卻不易有成就,想要即刻發達是很困難的,怎麼有立即兌現之道呢?其實上帝工作了六天而在第七天休息已然給出答案,意思是說工作需要休息,而這第七天的休息就是短暫的苦盡甘來;現在是周休二日,比上帝安排的還多出一倍,應該很幸福了吧,所以應該好好的安排如何享受這周末時日;你說每周有苦有甘的人生是不是也還蠻不錯的呢?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三顧茅廬

維基百科:「三顧茅廬或三顧草廬是指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三顧茅廬應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章節,這章節一方面展現了劉備求賢若渴窘境,另一方面表達出劉備的用人誠意。
都說劉備善於用人或者善於攏絡人心,所以眾皆曰劉備仁義,那麼劉備會三顧茅廬以禮賢下士就不出人意表了;只是諸葛亮在當時尚無驚人事蹟,怎麼彰顯其經世大才呢?於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或許諸葛亮本來就已心向劉備了,不然如「隆中對」此等大計豈是能脫口而出的即興作品,必然是籌謀多時的了。
重大的約定通常是兩廂情願的,此時的劉備雖然沒有甚麼資源,但身受獻帝重託且賢名在外,代表著漢室中興的希望,所以擁有名份;諸葛亮的「隆中對」令劉備大為折服,無疑是驚世的才幹。對諸葛亮而言,劉備提供了出世的絕佳舞台,對劉備而言,諸葛亮正是不世出的智囊,所以成就了這段三顧茅廬的佳話。
劉備的仁義或許不是做作的,所以用人不疑。譬如過江娶親可是冒著身家危險的,仍是遵從諸葛亮的計謀;而其拜弟關、張卻不是如此信服,所以常跟諸葛亮鬧著意見,甚至於兵諫的場面都搬上了說。可是後來劉備稱帝了以後,對諸葛亮好像沒有那麼信任了,所以才鬧出御駕親征並釀成兵敗夷陵的悲劇;人啊,好像是成就了以後便容易忘了初衷的。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男女平權與相互尊重

《禮記·效特性》:“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萬物安。”。這是古時候有關男女關係的早期記載,在父權時代下的解釋當然與如今自由平等的氛圍大異其趣,自從民主時代來臨以後女權運動即方興未艾、日漸茁壯,到如今更是高喊男女平權;可是男女平權真的可以落實嗎?
維基百科說:「性別平等(英語:gender equality sex equality),又稱男女平等、性別平權、性別平等主義,主要是主張女性和男性兩性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家庭中應受到平等對待,而不應該基於性別而歧視某一方。」。爭平等已是普世價值,被歧視者的抗爭當然能夠理解,可是男女在生理與心理上的不對等總是在上帝造人時已然設下,能如何化解呢?
別的事情我們或許不夠熟悉,男女的區別我們應該分得很清楚的,男性的強壯與女性的溫柔都屬上帝的傑作,不是人為可以干擾的。譬如說國防很重要,當然要求強壯的男丁去當兵,如果因為平權的主張所以主張男女各半,這還像話嗎?譬如說孩子的哺育需要母愛的溫潤,如果因為平權的主張所以主張男性也應哺育一半時間,請問這效果你可滿意否?
不能有歧視的心態與行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也是比較合理的,可是強烈要求平權,要求機會、權利義務均等卻是不理智的。譬如說婦女上大夜班有安全顧慮,譬如說體力負荷大的工作不適合女性也是工作安排上的必要考量,不方便事事抗爭的。講求權利義務是西方人帶入的思想,而東方人向來注重和諧,我覺得改成相互尊重或許會比較理想些。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抓著癢處

《朱子語類輯略.卷七.總訓門人》:「而今都只在那皮毛上領會,盡不曾抓著癢處。」,意思是找不到學問的重點或問題的癥結所在。朱子是八百多年前的儒學宗師,而抓不著癢處的通病至今仍隨處可見,可見得這個抓不著癢處的頑疾至少困擾了讀書人八百年以上,是個難以根治的宿疾。
為甚麼抓不著癢處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癢處在背上嘛,是自己難以搆著的地方。那麼背上的癢處能怎麼辦呢?古人早已發明了「不求人」的器具,讓發癢的人可以自助。不過「不求人」我也曾經用過,其實效果差強人意,還不如找個人幫忙抓個痛快。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提起這個與抓著癢處有何關聯呢?答案在於人有盲點,總是看不見自己(背上)的錯誤的,這好比在背上的癢處需要靠別人抓一般,所以「以人為鏡當然可以知得失囉。
有時候找人抓癢的還會怪別人抓得不夠好,所以找人幫忙還需要有雅量;別人又不是你,怎麼知道你哪裡癢,還有抓的力道恰不恰當呢?這也好比以人為鏡」更需要有容人的雅量,所以歷史上才有著名的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如果聽不進別人勸的話,就算是有良友能幫你看見問題也無能為力了。

故事的結局

說故事通常須有個結局,否則成了沒說完的故事,可是結局必然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嗎?那可說不定,因為很多故事是發展出來的,連寫的人都不知道結局會是甚麼。曾經說過所謂故事是說給人聽的,所以故事是發展出來的並不奇怪,且因為觀眾向來都是最大,需要顧到觀眾的胃口。
在影音及通訊發達的環境下,說故事者與觀眾的互動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需要觀眾的回饋,才好維護好不容易照顧起來的收視率;可是拍電影的能怎麼辦呢?總不至於拍成MOD吧!於是有聰明者在故事的尾巴留個橋段,以便出個續集,那麼結局當然是在續集裡囉,請再買票進場吧。這樣的安排效果蠻好的,跟著學的自然多了。
有些人根據故事的結局把故事分類為喜劇、悲劇,或者搞笑劇。幸好故事的結局是可以拿捏的,否則編劇須承擔弄錯方向的重責大任,那會是多麼的傷腦筋啊。也幸好故事是發展出來的,其結局可以是慢慢的摸清觀眾的情緒之後再來安排,也就是說大家喜歡喜劇嘛,收場就來個大家歡喜的結局;也可以壯烈的犧牲以賺取觀眾的眼淚,反正也是應觀眾想要的;當然也可以是搞笑的啦,如果觀眾反應的話。
通常玩政治的人最喜歡說故事了,而政治需要口碑,所以政治的故事必然是發展出來的,選民想要甚麼就一定會給甚麼。政治故事需要選民支持,所以留個橋段以便安排續局也是想當然的。可是萬一拍足了胸膛把結局給定型了之後,民意卻如流水般硬生生的漂走了那可怎麼辦呢?別擔心,反正政治人物都是足智多謀的,再次拍拍胸膛又可以再想出個新結局來的;或者後繼上台的也能編出個新版本新結局來,所以政治的故事好像總是說不完的了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話題

自從民主開放而民意高張以後,原本平靜的社會便多出了很多讓人應接不暇的話題。譬如熟男、熟女們聊八卦的豐富題材,譬如新聞節目的重要標題,譬如名嘴們賴以吃飯的炒作手法,譬如男女約會的聊天內容,譬如…,好像話題少了人生便不怎麼精采了。
可是,話題那麼多會有甚麼作用呢?有時候本來沒事的,經過某些人的刻意攛綴之後便能挑起事端來了。譬如健康的話題,沒有人不在意健康的,有人說多喝牛奶可以幫助成長發育、補鈣,有人卻說牛奶根本不適合人類食用,容易滋生很多副作用;那麼該如何取捨呢?最後好像仍是莫衷一是,想喝的人照喝不誤,不喝的人卻深信不疑,那麼真理究竟是甚麼呢?
話題有時候是有心人故意設計的,譬如所謂政策的風向球,可能是用來探查人民反應的,如果反應還能接受那就推行啦;如果群情激憤,那就再研究或者進行某些調整。再譬如政黨活動也會製造些話題來聚集民意,如果反應熱烈那就是真議題了,如果沒有多少人在意那就當做沒有那回事了。
話題往往是社會行動的催化劑,以負面的作用來說本來沒事的可能變成有事,以正面的作用來說有事的可能得以獲得解決,所以是很重要的政治工具。通常執政黨用來凝聚共識以便推行政策,而反對黨用來製造輿論以便監督政府;那麼老百姓該如何呢?熱情過後也該認真想想自己的前途與利益吧。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順其自然

維基百科說:「順其自然(英語:let it be),也稱順應自然,即道家的「無為」思想。大多數人的理解是:當做一件困難的事情時,找不出好的解決辦法,就隨它去,讓這件事情順其自然,反而會成功。」。順其自然的效果有時候還蠻好的,有時候卻很糟,所以運用的時機很重要,只有時機對了才有效用。
維基百科也說:「漢朝的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治世,漢初,社會經濟薄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文景之治為甚麼那麼成功呢?重點在於顧及戰亂久了的社會需要安定、休養以恢復生機,可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如果漢武帝繼續黃老治術的話可能就葬送了大漢的輝煌機會,更可能淪為匈奴的屬國 (後來宋朝的不振便有這種味道)
與黃老治術相對的正是法家思想,那個促成秦朝統一全國並翻轉封建制度的法寶;那麼你說黃老治術與法家思想何者優越呢?治理專家說領導與管理是必須交互運用的左右手策略,缺一不可而且不能誤用的,用錯了比不用還遭。說到治理,曾經出現過小而美與大有為政府的思辨,其實都有成功的實例,可是都經不起久用,這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好像差不多。
其實「順其自然」的重點不在於自不自然,而在於順不順。如果正順暢著,何妨任其自然發展;可是如果已然不順了還任其自然發展那就糟糕了。比如說整理院子好了,百花扶疏時幹嘛多事,可是長亂了還能不剪剪嗎!再比如說教養小孩好了,揠苗助長當然非良策,可是放任不管好像也很容易出事的啊。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莫名其妙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陬邑官親》:“及進西瓜湯,飲蘭雪茶,莫名其妙。”。所謂「莫名其妙」是覺得很妙但難以形容其妙處的意思。「名」是「形容」的意思,這與論語《泰伯(十九)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的用法類似。今人常把「莫名其妙」延伸成「莫明其妙」,這大概是知其妙但不知其所以妙的意思吧,語意上還算是說得通的。
可是有些人覺得某人不可理喻時,竟也能以「莫名其妙」稱之,這就推論不出甚麼道理來了。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褐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既不可理喻自是不想理會他應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如何能與「妙」扯上關係呢?說是「不妙」或許還比較對味吧。妙應是指美好的想親近的,難道有人想親近不可理喻者乎?
中國字有時候很難說得清的,譬如被罷職的叫做「除」,可是從代理到被認命正職卻也叫「真除」(亦簡稱「除」),那麼到底是除還是不除了呢?文字是用來溝通的,如果使用者不覺得渾沌難明,好像就沒有甚麼大問題了,所以這種邏輯不清的狀況竟也盛行千年而無任何修正,真是奇哉怪哉!
如果你要罵人不可理喻時,堅持要用「莫名其妙」,那被罵的人應該也是聽得懂的(確切知道你正在罵他),所以並不違背溝通的功能;只是用字遣詞通常也反映出個人的文學修養,如果別人真是不可理喻而你卻是引喻失義的,看來半斤與八兩應是無甚分別的喔,切記。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不務正業?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古時候的讀書人被視為從事正業而且自視甚高,因為士為百業之首然而如今的讀書人有立志於服務業的,有成為商人的夥計的這些人在古時候都算是不務正業,可是若以現今的眼光看,仍然是不務正業的嗎?
現今已是繁盛的工商社會,社會型態已由士農工商發展到商業獨大的局面。從前的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屋已淪落到學位無用論的地步,滿街的博、碩士正急於找尋合適的工作呢。所謂正業在科舉時代的定義很清楚,可是到如今已無科舉了,應以何為尊呢?大家應該不反對是商業吧只是商業的型態複雜,那些曾經被形容為雕蟲小技的行當如今都已鹹魚翻身成為當紅的文創業了,那麼文創業算是正業了嗎?
【例子】:在那時候他們是被罵為不務正業的青年,但沒人知道當時的社會已無青年們可務的正業。(郭沫若《少年時代 我的童年》)。以上資料是查詢「不務正業」這個成語時在成語詞典上找到的,郭沫若的言行我不清楚,只是覺得這樣的說法未免過於偏頗青年們抱怨時代環境不佳的苦悶可以理解,可是不能就這麼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了吧,難道各行各業皆已不適合務正業了嗎?郭沫若所說的當時到底是指哪時啊?
都說民主時代的民意高張,其中最大的是從客觀到主觀的意識演變。譬如以往所謂的正業是客觀的世俗的看法,就算是你對於某些不是主流的行業有著崇高的理想,已然磨練出不俗的成就,仍然是大夥眼中的不務正業如今只要是能做出成就、口碑來的,管他是甚麼行業,都可以自認為是正業了,而那些捧你場的主顧客也都是已然認同你了。

理所當然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篇》:“非辯也;理當然耳。”。「理所當然」好像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只要自認為合乎情理的事情就認為是不容懷疑、是理所當然的,或自認為應該得到的待遇也認為對方理所當然該付出的;可是原創者文中子(王通)的意思是指無需辯論的事才會是理當然耳的事,也就是說「理所當然」不應被當作口頭禪。
從思辨的角度看,無需辯論係指各方皆有所共識而不再有任何爭議,所以才是理所當然的。反過來說,有任何爭議的事情就不會是理所當然的。譬如每天都有日出、日落,所有地球村的人們都認同這個現象,它自然是理所當然的;譬如說子女認為應該得到父母的關愛,可是如果子女的行為讓父母感到心寒,那麼父母的關愛就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啦。
從法律的角度看,民法總則第一條便說:「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法律是立法委員決議後提請總統公布的,從來沒有法律獲得全體立法委員的認同,它只能是一時的定論,未必是理所當然的。習慣是約定俗成的東西,只要社會是進步的就有人會去挑戰它(譬如最近鬧很兇的同性婚姻話題),所以也不是理所當然的。至於法理,爭辯從來就是進行式,不檢討如何長進呢!
從社會運動的角度看,好像沒有一件事情會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就無該項社會運動的發生。社會運動大都是政治性的,必須以妥協落幕,在還沒有取得共識前,本就需要辯論、說服去尋求共識;或許有人說全面的共識是辦不到的,所以才說社會運動裡沒有理所當然這件事,只有各退一步相互包容的找出都還能接受的大同與小異。
沒有共識該怎麼辦?通常大概只有兩條路:繼續協調或者暫時放下而先行合作。尋求共識還要講究誰才是應當參與者,才不會扯進來一堆不相干的人讓事情更加複雜。譬如近來常出現的所謂的地緣政治,如果攀不上地緣關係的也要來橫插一腿的話,那麼或許可以說他是理所當然的值得懷疑的混水摸魚者。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如果

偶而會聽到「如果可以再年輕一回,我當如何如何,絕不再錯過…。」,好像如果生命可以重來,便能愛惜一切而不會再浪費生命;其實如果生命真的可以重來,恐怕結果未必能好多少,這就像重考的學生,成功率未必能夠提升多少一般(很多人越考越差)
事情的發展當然不能重來,否則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當淪落殆盡。譬如婚姻如果可以重來,那麼原配要向誰訴說委屈呢?譬如人生如果能夠重來,相關的人事要如何面對呢?還有人生如果能夠重來,那麼還有甚麼是值得珍惜的呢?
從事生產的人應該清楚所謂的破壞檢驗通常是不會全面施行的,而被拿來破壞檢驗的就是準備要折損的,也就是說犧牲小我以成就整體的品管。這樣的品管有一個前提,就是所有的產品的品質應當差不多,抽樣試試就能掌握大局了。人生畢竟是極為獨特的,不能把別人的境遇視為自己應有的境遇,自我的人生只限於自己品嚐。
就因為人生是不可能重來的,所以才會是最寶貴的。君不見世上的寶物都是很容易損壞的嗎?所以持有者必然戒慎恐懼的,否則只有後悔的份。就因為這個緣故,沒有戒慎過活的人是對不起生命的,容易掉入別人的陷阱,或者受到自然的折損;也就是說熱愛生命然後才有福報。
《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就忘了有「如果可以重來」這回事吧,反正這是難以辦到的,不如腳踏實地的認真生活;如果命中注定你將完成某些事,那麼將來還有機會讓你去完成它;如果你的機會已然不再,那麼還可以把握其他的機會呀,只要你還健在。

識人之明

工商繁榮的社會講求專業分工,因此如何用人越來越重要,否則所謂的校長兼撞鐘的工作形態只能把自己給累死,因此找個可用之人成為一門顯學。話說中國社會是個流行算命的社會,也就是觀看人的相貌就可以知道它的根底,那麼是否已經存在精明的識人之術了呢?
用人最怕用到品性有問題的人,尤以金錢與權力攸關的工作為最,否則失去的恐怕比得到的還要多。關於品行這方面請教孔夫子或許比找算命師有用,《論語‧為政第二》: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問題是這個方法需要較長時間的相處才能確認,變通的辦法是昕人先給他金錢與權力較無關的工作,待相信這個人才給他金錢與權力攸關的工作。
這年頭除了畢業證書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能力憑證,有些人不見得很會做事卻很會考試,如果單憑這些證書來用人可能會很失望,所以這些證書只能當作參考。為了識別真正的工作能力,藉著試用期進行能力考驗或許是必要的,能不能幹活以眼見為憑。此外,憑著有多少年工作經驗來選人也是有問題的,試想同一份工作有人一年就學會,他只得到一年工作經驗;另一個人花了二、三年才弄通,卻已有二、三年工作經驗;這樣的計算方式會有意義嗎?
話說隔行如隔山,懂得專業的人才能識得專業的人才,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當主管就官大學問大了,還是要找來夠專業的人來當主考官,才能幫你找出適用的人才。不用擔心夠專業的人要如何識別,所謂的顧問公司很多,只要花錢找可靠的顧問公司幫忙甄選就行了;等到已經有了第一批可靠的專業人才,往後讓他們找同類人才就方便了(不同類的還是要找顧問公司甄選)
相傳曾國藩有相人之能,曾寫道:「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其實用人還要看即將從事的工作,譬如粗重的工作要看體格與耐力,協調的工作要看態度與口才,計畫的工作要看周全性與創意性;而談到正直性與團隊合作卻是甚麼工作皆是需要的。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逝者如斯

〈論語·子罕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說孔子在大川邊上看著川流的河水感概著說:「消逝的東西呀就像這河水晝夜都不停歇。」。由於孔子沒有指明消逝的究竟是何物,通常把他解釋為光陰;其實會消逝的東西很多,通常也是像河水般不舍晝夜的。
當我們提到感傷的事總是寄望時間的流逝可以沖淡它,所以這應該符合「逝者如斯夫」的情節的。譬如說《李叔同·送別第五段》:「韶光逝,留無計,今日卻分袂。驪歌一曲送別離,相顧卻依依。」。淡淡哀傷映著逐漸遠去的韶光,越來越淡,越來越模糊。
再譬如小時候學過的歌《老黑爵》:「時光飛逝快樂青春轉眼過 老友盡去永離凡塵赴天國。」。同樣是淡淡哀傷映著逐漸遠去的韶光,可是這回逝去的卻是快樂青春,所以無論是不愉快或是愉快的回憶,都是伴著韶光逐漸遠逝的,或許這就是腦袋瓜的淡忘功能吧,避免我們載不動許多歡樂、許多愁。
我們大概不能忍受老人的壯志吧,所以壯志永遠是屬於年輕人的;可是「逝者如斯夫」催走了歲月,會徒然留下壯志嗎?所以胸懷遠大的應趁著還是壯年趕快實現它吧;岳飛還在歷史裡清唱著「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所以山在雲裡、雲在飄,狀志隨風慢慢消。
我們大概很少想到,消逝的竟然還有機會。譬如說年輕的時候發展的機會很多,成就的機會當然也多,隨著年華老去這些機會就越顯渺茫了,若依孔子周遊列國的情節來看,消逝的似乎是發展其抱負的機會吧。《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孔夫子的忠告應該頗具勸導意義吧。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事不關己,關己則亂。

好像是毛澤東曾經在《反對自由主義》裡批評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論調。這與「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有些類似,都是明哲保身的意思,可是明哲保身真的不好嗎?其實明哲保身對自己應該還不錯的,否則不可能流行那麼久;只是大家都明哲保身了,誰來關心國家大事呢?既然皆曰覆巢之下無完卵,所以就錯了。
這句話的重點其實在後半句「關己則亂」,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麼既是為己的就會不夠客觀,因而失去了判斷力。譬如炒股票的手上已經買進了某擋股票,那麼要他評估這檔股票的價值就可能產生偏頗了,以至於容易發生一再加碼扳平的行為;如果是空手的,保證比較客觀些。
話說關己的才是對自己重要的事,可是如果無法關己怎麼做自己的主人呢?可是越是關己就越看不清利害了,譬如說這個工作到底是不是適合我?譬如說跟某人成家到底好不好?由於關係太重大了於是六神變得無主,失去了應有的睿智,而且越是重大的越是失去了理智。
那麼怎樣才能避開「關己則亂」的困境呢?佛曰平常心對待之即可。有人說平常心就是心常平也!也有人說平常心就是說沒有得失之心,也就是不要患得患失的意思。那怎樣才能不患得患失呢?如果把格局放大,以大是大非的公益的眼光來看待,那麼自己的利益就不那麼重要了,所以也就不那麼在意了。只是要練成這等修養可是很不容易的,怕是做不到吧;嗯!那就平常心看待好了。

倥傯歲月

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通常往前過日子時感覺比較難過些,可是往後看的日子卻越來越快,倏忽已然白頭;可是少年時的懵懂與輕狂似乎還是歷歷在目,心思好像也還是停留在青澀的那一端,而年華卻已老去而無從回頭了。
有人說這年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好似各種風暴接踵而來忘了停歇。或許做人嘛就是需要打拼的,好比那衝浪一般。還記得小時候在沙灘上玩耍,那浪頭一波波的湧來,我們就跳耀著迎接它,心底壓根的雀躍著;我們甚至羨慕那些懂得衝浪的,浪裡來去自如的大哥哥們;那麼為甚麼現今迎接各種風暴的挑戰就愁眉苦臉了呢?
如果人生真的是平靜無波的,說不定你會說怎麼乏味得緊,所以有些風浪似乎能製造些高潮吧。所謂風浪必有波峰與波谷,人在波峰時必然風光些,而處在波谷時會如何呢?有人沮喪但有人卻期盼著,那跌無可跌的波谷不正是進場的良機嗎!英雄們應所見略同吧。
《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迷茫的人生與迷霧的山林似乎有些相似,那麼到底是嶺還是峰呢?應是領略的心情與角度不同而已。譬如說緬懷昔日英武時,應是峰峰相連到天邊的;可是含飴弄孫時卻只能說那嶺上風景好,總不能嚇壞小孫子的幼小的心靈吧。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相處之道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難斷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民生經濟向來是政治的關鍵議題,那麼如果家事難斷竟有甚於民生經濟,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可是如果大家都這麼說,肯定有其難搞之處;但是說穿了,所謂家事不過就是相處之道罷了。

玩過專案管理的、開過小公司的或許皆同意人事問題永遠是最難搞的,因為這些人必須日理萬機,待弄完財務問題、銷售問題、服務問題…等一堆問題之後還要再來處理人事問題;已經精疲力盡的小腦袋怎堪再來碰這清官難斷的人事問題呢?偏偏人事問題不將它弄明白,就是會生出一堆事端來。
如果同事間是同心協力的,那麼比較有餘力去應付那些有的沒有的問題,這年頭經常是內憂外犯的,處理競爭的問題已是焦頭爛額了,能用上的精力都是不容遺漏的;如果同事間是相互掣肘的,那麼怎麼還有餘力去應付那些有的沒有的問題呢?這年頭經常是內憂外犯的,處理競爭的問題已是焦頭爛額了,還容得下互扯後腿嗎?於是,競爭的優劣是高下立判的。
你看別人不順眼,別人看你也未必順眼;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做個測試,如果你一直給某位親密的戰友白眼,甚至冷言冷語的,試著算算看幾天之後他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所以相處之道貴在相容,既然都是老戰友了,早已相互熟悉你我的那些爛習性,如果不能相互包容的話,難道是要互挖瘡疤然後再來數數看誰比較會挖嗎?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都說民智已開,人人都念完了大學,理應更懂得是非黑白、公道自在人心,可是真的如此嗎?宋岳珂 《桯史·記龍眠海會圖》:“至於有法無法,有相無相,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話說先秦有位當道的狂人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勢,竟然使出了指鹿為馬的橋段,而趨炎附勢的讒臣們立即應和演唱了一番;這種場景似乎好像最近也常在上演著。
如果佛家的道裡比較難明白,那麼魯迅在《< 故事新編 >序言》說:“況且'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話來說,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罷。”。是的,人有沒有理虧應是心知肚明的,可是面子上掛不住呀,只好硬ㄠ一回吧;還有,魚本就活在水裡了,不用喝水也知道水溫幾何的呀,所以有人乾脆就把這句話改成如人飲水了,好像這麼改在人類社會裡比較合用吧。
好一個自家有病自家知,通常這種說法是存在的,譬如寡人有疾,怎麼與人言呢?再譬如自身的弱點,隱藏都還來不及,深怕被對手抓住了,當然只好藏私啦。還有,自家有病終究不是甚麼好事,不如在別人尚未發覺前就趁早解決了吧,以免不知何時爆發了,措手不及恐怕不容易收拾。
有時候,偏偏自家有病還不能自知哪,譬如說肝病吧,聽說是不痛不癢的,等到發病時已是藥石罔效了。《老子・道德經第73章》有云:“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其實肝病不痛不癢這件事應該還是有聽說過的吧(電視裡會出現的廣告詞),可是人們還是不怎麼自愛的熬夜、喝酒、吸毒…,就等著身體來算總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意指不同的地理環境滋養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或者說是培養出不一樣的人文環境來。那麼某一方特定的水土就必然養出某種特定的人嗎?還是說客觀條件只是提供了某些機會,如何造就成特殊的風土民情還是有賴人為的長期努力呢!
譬如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吧,靠山的人可以是打獵也可以是耕種,靠海的人可以是捕魚、可以是養殖,甚至是經商,所以說選擇的範圍與差異其實還蠻大的,那麼獨特的習俗是如何選擇與發展的呢?再譬如說徽州人明明住在山裡,卻一窩蜂地外出經商,難道會是住山裡的人比較會算計嗎?
再舉一個台灣自身的例子,台灣的原住民多半是打獵與刀耕火種的,因此多半住在山裏頭;可是移入的漢人最想開墾的卻是平原地帶,而且是種植需要精耕的水稻,反映出的是不一樣的文明會選擇較適合自己的環境,看似與水土無關。可是山裏頭的原住民不論是哪一族的,生活方式好像差不了多少;而山腳下的不論是閩南、客家還是外省的,生活方式也都很接近,似乎與水土脫不了關係。
話說文化的發展是多元的,也是傳承的,外來的種族會帶來既有的文化與生活方式,譬如說原住民都源於南島語系,而閩南、客家還是外省的其實都是漢人,所以固有的文化本來就不同,表現出來的應該也是大異其趣吧。
如果說漢族移民到在非洲土地上,會是個甚麼光景呢?,還會有水稻的文明嗎?據說美洲的印地安人是從東北亞穿越白令海峽過去的,那與習性應與滿洲人、蒙古人相當,你能看出印地安人有滿洲人、蒙古人的影子嗎?看來越說好像越不能明白了,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生活的特色受到既有文明與水土的共同影響,單從一方是找不著答案的。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養尊處優

宋·蘇洵《上韓樞密書》:“天子者,養尊而處優,樹恩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依蘇洵的原意養尊處優係指帝王的生活,但在現代僅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條件優裕的環境中而已。若以今日的生活習性對比於古代的生活,可以說許多人都是養尊處優的。
譬如醫療照顧,古時候的人除非是貴族才有專門的醫生照料,否則大概都須靠自我的身體機能抵抗疾病,所以杜甫才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時至今日醫療體系發達,沒能活過七十的都算早死吧。壽命是都變長了,可是不見得都健康,如今的老人十個有八個是帶著病的,不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便是心臟病呀、肥胖症呀甚麼的,很少有老當益壯之輩的了。
譬如勞動習性,古時候的人除非是當官的、當員外的,皆須勞動營生;對比於今日的生活,八成是上班族,朝九晚五的坐在辦公室裡,整日難得走動一回。不必勞動看起來好像變幸福了,其實完全相反,如今的職涯生活者十個有八個是不痛快的,不是有憂鬱症的嫌疑,便是有過勞的傾向,很少有身心愉快之輩了。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是這麼不健康不快活的活著有何意義呢?說穿了很多人最後是被凌遲處死的(得了痛苦的絕症而後輩為了種種因素竟要求醫療單位必須急救到最後一刻),那到底有沒有想過患者的最後意願呢(患者已經沒力氣說了)?所以人生應追求健康快樂的生活,而不是養尊處優的生活,那麼運動與養生是絕不可少的。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長痛不如短痛

牙疼通常是不太舒服的,你是否有過拔牙的慘痛經驗呢?因為怕看牙醫,所以強忍著隱隱的疼,直到忍無可忍,痛下決心去看牙醫,卻得到「發炎很嚴重喔,需治療幾天後才能拔。」的不堪結果;早知道這樣的話,前幾天就該去了。事實上,拔了牙,痛過就沒事了。
有些人怕喝中藥,一小口、一小口的泯著,每一口都很苦,在加上心理作用就更加苦了。如果你仰著脖子一口乾了,當然會很苦,可就就苦了那麼一下吧,再配個陳皮梅呀甚麼的,不就解決了,何苦憋著呢。
《左傳·莊公十年·曹劌論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與其忍受戰敗的苦難,不如一鼓作氣爭出勝天;打杖時挨打總是難免的,但那痛只侷限於戰場上,痛過便光榮了;如果戰敗了,那麼恥辱如影隨形,沒完沒了的,直到下一場勝利的遲遲來臨(或許根本沒有再上戰場的機會)
如果你不喜歡一直痛苦著,那麼長痛不如短痛吧。短痛或許還有幾許豪氣,長痛通常只剩折磨而已。章回小說裡好像是這麼說的:「砍頭不過是個碗大的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而我們所謂的短痛怎麼說應莫過於砍頭吧。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深入事件的意義

世上已經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究其起因與戰局其實並不對稱,本來只是兩國之間的紛爭,最終發展成為兩大陣營的全面對抗。如果主其事者對於戰局的評估只限於發生磨擦的局部地區,那將嚴重錯估情勢而怠忽軍機,可見得有為者看事件的角度須顧及整個背景因素及其深層的意義與影響。
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觸》詩:“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後來演變成「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成語;俗話說被人逮到小辮子以致受人擺佈,大概也是類似的意思吧,所以有時候局部的失利可能是很嚴重的,端看這個局部是否能夠影響著全局,也就是衡量其深層的意義與影響。
再來說個有名的歷史故事,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街亭不過是個小地方,失去了不會有多大的損失,可是正好位於蜀軍的補給糧道上的重要關卡,正可謂打蛇須打七吋,被制住了再大再厲害的蛇也須投降吧。那麼企業經營、個人發展的七吋會在哪裡呢?
軍事天才如諸葛亮、司馬懿等一眼便能看出街亭的重要性,可是白目的參軍馬謖竟辜負了諸葛亮的重託,自作主張屯兵於缺水的山頭而被圍困,演成了淚斬馬謖的篇章。其實那參軍馬謖也非等閒之輩,原是諸葛亮刻意栽培的接班人,可見得天才們的眼光須如何獨到,而事件背後的深層意義有多艱深。
所以說布局的利益遠大於個別事件的利益,而壓垮駱駝的總是那最後的一束稻草,想當個明白人就需培養深入觀察事件意義的本事,透徹小事件的長遠的影響。這般觀察力不是靠努力就會有的,需要相當的智慧與警覺。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惡人自有惡人磨

已經忘了是哪部電影的台詞說「惡人自有惡人磨」,到如今還有些印象。惡人不一定是指那些犯法的,但必然是指行為乖戾的,一般人通常會刻意避開這些人,因此行為更是囂張了,直到遇上了同樣囂張的惡人,才互相捉對折磨著對方。世上的惡人當然不可能少,會是哪些呢?
會成為惡人,或許從小就有跡象,譬如那些不受教的小屁孩,叫他往東偏要往西,永遠弄不清甚麼才是社會倫理與善良風俗。通常問題學生來自於問題家庭,可能他的父母的行為與思想就是乖戾的,讓小孩覺得有恃無恐,漸漸養成異於常人的行為、道德觀、價值觀而不自知。
成人社會裡當然也有離經叛道、疾世記仇、脾氣暴躁的人,如果偶而為之還不至於被列為惡人,所以必然是所謂固執的槓子頭、強驢子。話說槓子頭必須至少是成對的才抬得起槓子,可是一旦抬起槓子了就會沒完沒了的,直到精疲力竭方歇,而旁邊的人只能當個喝采的觀眾或者乾脆避開得了。
尋常人的規勸應該還算溫柔的,而惡人間的相互KO就很可觀了;如果你還只是個小惡人、準惡人,奉勸你降格成為尋常人,否則就請練就鋼鐵般的意志與體魄才上場吧。我很好奇如果可以練就鋼鐵般的意志與體魄,為何還要當那受人唾棄的惡人,以此報效國家當個雄偉的軍人如何呢?記得詩仙李白還曾吟詠過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自制能力

無論開車的技術有多好,開車上路遇到狀況時總是需要用到剎車的,如果車子的剎車壞了,意味著不知何時將發生車禍,所以剎車機制總是車輛檢查的重點項目。車子需有剎車機制,那麼企業經營、個人處世當然也需要有良好的剎車機制囉,否則難免要出事的。
企業經營必須顧及景氣變化、流行變遷、信用不良等衝擊,難得有事事平順的好日子,所以因應外在環境變化而調整經營策略、營運方法也是必然的。企業調整的項目包含營運方向、市場追隨、用人計畫、生產規模、資金調度等,更重要的是還須具備接受剎車衝擊的忍受度。如果一個企業調整的能力不理想,還會有人敢投資嗎?
俗話說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就是說人生通常不怎麼順遂的,那麼偶而需要踩剎車也是必然的。譬如失戀了,感情得踩剎車,才能重新出發;譬如事業不順利,可能需要改個行業;譬如讀書讀不出味道來,或許轉個系所吧。通常在轉折之前需先踩個剎車,讓自己沉澱下來,才好改變方向。
失控是無法走遠的,要不失控就需了解如何剎車這回事,那麼人的行為如何剎車呢?其實就是所謂的自制能力,係因為知道事情再這麼繼續下去是不行的,有勇氣從中覺醒,更有勇氣承擔失落,然後才有重新出發的契機。其實踩剎車未必很難,只要放下身段就會自然放緩了,反而是重新振作需要花費更多力氣呢。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想要跨越就須改變舊思維

曾經端視過剛學會開車者路邊停車的行為模式,他們因為駕駛技術還不夠熟練,通常會規避倒車入位的正確做法,也就是直接一頭栽進好不容易找到的位子,再慢慢來回挪動車子試圖把後輪給擠進這個停車位;車位通常是不會太長的,因此需要挪動很久才能如願;而很多情況下是根本就是挪不進去的,只好露著些許車尾在車位外面。
路邊停車的行徑是顯而易見的,以何種方式才正確也是不需置疑的,我們很容易分辨它;可是很多世事隱晦難明,很多人卻是犯了類似的問題而不能自知。譬如看別人做事總是很順利的,輪到自己來卻很難辦,為甚麼呢?話說順著毛整理通常很服貼的,可是如果逆著毛梳理呢?甚至是所謂的逆鱗呢?
民國初年為了喚起國魂,曾經發生著名的五四運動,為甚麼會有這個運動呢?因為舊社會裡充斥著舊思維,適應不了近代的科學文明。在那一場運動裡,人人幾乎想要把自己變成一張白紙,好融入新社會、新文明。其實只要改變思維模式就可以了,固有文化未必是一無是處的。
放眼天下,由於人工智慧的突破以及全球化的衝擊,好像世代又要開始翻新了,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成為了新社會的邊緣人。這次翻新看來必定是全球性的,不論已開發、開發中的國家皆須面對,那麼需要再次把自己變成一張白紙嗎?同理可證,想要跨越改變舊思維就可以了。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故事的邏輯

按照一般的想像,故事的內容似應與撰寫者的個性相呼應,或者說是與撰寫者的的生活態度相關其實一個故事裡出現的人物眾多,至少會有正、反兩派人馬吧,如果正、反兩派人馬的個性相差無幾,那麼這樣的故事就未免太過奇怪了些所以優秀的作家至少需有兩套邏輯來處理正、反兩派人馬的思想與習性,甚至是多重的邏輯以肆應各方人馬。
如果你就是那位故事的撰寫者,當你把故事講完,你必須配合故事的情節演變著思考邏輯,會不會造成錯亂了呢?第一種情況:你拘泥於自我慣常的邏輯,以至於讓故事的情節出現了矛盾還是第二種情況:你可以隨時投入各方人馬的邏輯,然後迅速抽出以便投入另一個腳色的邏輯呢?事故終於講完了,請問你慣常的邏輯還能維持著嗎?
例如時下流行的正向思考與負向思考好了,各方人馬的思考方式必然不怎麼一樣。簡單假設正向思考的人比較樂觀、負向思考的人比較悲觀,正向思考的人心思比較簡略迅捷、負向思考的人心思比較細膩掙扎,那麼你需要一會兒樂觀、一會兒悲觀,一會兒雄才大略、一會兒猶豫難決如果故事短短的可能還好,如果故事太長了,請問你不會受到影響嗎?
用個歸納的方法好了,有人寫故事寫出一堆性格類似的人物,人們會說這樣的故事充滿了匠氣有人寫的故事裡各方人馬的性格迥異,因而人物與情節絲絲入扣、勾人心弦的想當個出色的作家當然不希望有匠氣啦,此時除非你有個如橡膠般伸縮自如的思緒,否則小心多重人格上身。

玩物喪志?

《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在士大夫獨大的古代,以讀書治國為第一要務,其他的不管是何行業皆為雕蟲小技而不足掛齒。到現代,工商繁盛而讀書人獨為各行之末節,很多行業反而玩出心得、玩出花樣來了;那麼所謂的玩物喪志該做何解釋呢?
說到喪德、喪志,那是因為讀書人注重養氣、勵志,把心思花在讀書治國以外的事情都算旁門左道、不務正業了;豈知當今的世道以經濟為重(此乃文學無用論),讀書人反而做不出甚麼像樣的貢獻來,而那些往日不屑的玩人、玩物卻成為創意的源頭,真是風光極了。所謂風水輪流轉,這種演變大概最具代表性了。
從世俗的角度看,衣食父母勝過生身的父母,所以有奶便是娘、有錢便是大爺,可憐的讀書人還真是得為五斗米折腰的。從發明的角度看,不好玩不耐玩的事物怎能吸引大家的眼光,如何使人甘心地往口袋裡掏錢呢!所以能夠玩得有深度的才是當代顯學,才能解那不盡的無聊。
有人說就玩玩嘛誰不會,哪個人不是天生好玩的;其實玩得出名堂來還真是不容易的,君不聞「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真所謂「功夫用得深,鐵杵磨成繡花針。」,還聽說王羲之就是練完了一缸水才寫得出那力透紙背的書法來的。下回小孩好玩別只顧著罵人,跟他約法三章吧:玩不出名堂來就別跟人逞強鬥勝、辜負韶光。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成功可以複製嗎?

我們從國小念書到大學共花費了十六年的青春,學習內容除了知識以外還學習了很多別人成功的經驗;或許有人會說書裡有時候也有提及別人失敗的經驗啊,其實這還是學習別人成功經驗的補充教材,用來避免重蹈覆轍而失敗的。那麼學習了那麼多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為自己的成功經驗嗎?
俗話常說「一技傍身,終生受用」,我們的確可以在書本裡學習到一些技術,可是適用於今日的技術好像不是很多;或許因為科技發達的緣故,所有技術都突飛猛進,學到的都已經是落伍了的科技,幾乎用不上了。不提技術那麼談談經驗好了,可是舊時的經驗適應得了如今的時空嗎?看來也是問題一堆。
我是學資訊的,曾經有位同事打趣的說所有的資訊系統不外乎是讀取、處理與寫入嘛(IPO),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老實說他的歪論並沒有大錯,只是個中的差異與區別在哪裡,還須詳細斟酌,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那麼漫長的學習真的無用了嗎?看來也不是,否則每年那麼多工程師是如何被培養出來的呢?
你有買過房子的經驗嗎?房子買賣大致可分為毛胚屋與已裝潢成屋兩種,剛畢業的就好比是毛胚屋,還不能住人的;可是已裝潢成屋卻沾染了前任屋主的遺風與舊跡,很多人都會再花錢裝修一番的。學習之道就像這兩種房子,學校出來的是毛胚屋,師徒制的是已裝潢的成屋。
路最好是自己走出來的,才能夠建立自己的目標與口碑,尤其是身處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沒有自我的特色是很容易淹沒在人群裡而迷失了自我的。如果你不想疾歿世而名不稱,就須具備獨特的風格,建立自己的名聲,所以成功的經驗只能學習而無從複製的。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舊唐書.卷五一.后妃傳上.賢妃徐氏傳》:「自貞觀已來,二十有二載,風調雨順,年登歲稔,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饑謹之災。」。在農業國度裡,風調雨順是朝廷最重要的事,曾經有幾個朝代就因天災頻仍而鬧到民不聊生、朝代覆亡的。說到風調雨順,要緊的其實是雨水,無雨則乾旱不遠,雨多則水患驟至,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宋·秦觀〈滿庭芳·曉色雲開〉詞:「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情竇初開乃人生初遇的困惑事,這種事又不方便找父母師長討教,個性開朗的反正談個戀愛先,管他天掉下來時由誰頂著;個性保守的端著捏著就不知道怎麼樣才好,只怕就要悶出甚麼事情來了;其實談戀愛難免失落,任誰都難受,所以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劉備臨終託孤曰:「子可輔,可輔之,如若不才,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應道:「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弱國無外交也。」。國家弱小必淪為大國欺凌的對象,為求自保不免須投靠強鄰,可是強鄰就沒有野心了嗎?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那麼野狼也不吃鄰近的兔子了嗎?投靠嘛很是擔心,但不投靠又能如何呢?莊敬自強可以嗎?
自從地球村確立以來,世界各地越長越像了,有個流行啊甚麼的馬上傳遍各地,想擋住似乎連門兒都沒有。都說文化薰陶應是很愉悅的,可是接踵而來的後遺症一樣也不會少,如果社會的定性不夠,恐怕壞處均霑而好處卻落不著;歷史證明閉關自守是不可行的,而年輕人對外來文化更是躍躍欲試,所以世界文化的衝擊同樣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啦。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故事的真相

真相為佛教語,猶言本相,實相。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修梵寺》:“ 修梵寺 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 菩提達摩 云:‘得其真相也。’”。這段話是不是在說金剛的真相其實是令人敬畏的,連鳥雀都怕呢!
故事就是指很久以前的事,事情擱太久了往往便模糊了。人有真相,神佛有真相,故事即故事概為人神之歷史,本應無真相可言。人的本相應只有一個,可是故事需要很多版本,以方便各方的立場,所以故事難有真相。
日本流傳著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的故事,讓人看了以後一頭霧水,或許這就是故事難有真相的縮影。維基百科說「羅生門」在日文漢字中是「羅城門」之誤寫,原來的意義是「京城門」,指的是7世紀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首都城的正門,後來日本皇室衰落,天災內亂頻仍,羅城門因年久失修,成為一個殘破不堪的城門,也正是這篇小說的背景地點。
自古以來只有強者才有資格演譯故事編說歷史,而弱者只能傳說這些被編譯過的故事。譬如說朝廷需要人民的忠義,所以提倡忠義的故事;而社會需要孝悌的倫理,所以朝廷也提倡孝悌的故事;如果民間有朝廷不愛聽的故事,恐怕便會出面干預了。